婴儿秘便的鉴别 常见检查:肌电图、直肠镜检查
婴儿秘便鉴别诊断
新生儿生后24小时未排出胎便,高度怀疑消化道梗阻,应进一步检查如拍立位腹部平片等,婴儿生后即开始便秘,应注意与甲状腺功能不全和先天性巨结肠鉴别,后者钡灌肠检查除结肠扩张外,可见有节段性狭窄,而慢性便秘则结肠全部扩张,对儿童便秘也要进行详细体检和必要的辅助检查以便和神经性或器质性梗阻鉴别。
以上小编为您整理了婴儿秘便的鉴别、种类分类辨别知识,下面继续为您讲解婴儿秘便一般做什么检查相关知识?
婴儿秘便一般做什么检查 婴儿秘便检查
1.胃肠X线钡剂造影
可根据钡剂在胃肠道内运行的情况,了解结肠的运动功能状态,区分张力减退性便秘和痉挛性便秘,并可及时发现器质变,如先天性巨结肠,肿瘤,结核等。
2.直肠镜
乙状结肠镜及纤维结肠镜检查 这几种检查可直接了解肠黏膜状态,由于便秘,的滞留和,结肠黏膜特别是直肠黏膜常有不同程度的炎症性改变,表现为充血,水肿,血管走向模糊不清,此外,在痉挛性便秘可见到肠管的挛缩性收缩,肠腔变窄。
3.肛管直肠测压术
肛管直肠测压术是儿科常用的一种了解直肠功能障碍的技术,遇有严重便秘的患儿可用测压术确定直肠扩张时的阻力,肛管的静息紧张度,随意肌收缩的强度以及病儿对直肠扩张的自我感觉,并可对括约肌反射做出评价,注意必须由有经验的人员来操作,以免对结果判断错误,根据Karen对慢性便秘患儿的直肠和远端结肠动力学研究,几乎全部病例都有功能异常。
4.肌电图
对盆底肌和肛外括约肌进行肌电图观察是评价慢性便秘的有用方法,正常人休息时盆底横纹肌的张力维持紧张状态,应用体表皮肤电极探测,全部正常小儿排便时肛外括约肌张力下降,而便秘患儿仅42%有耻骨直肠肌或肛外括约肌出现肌电活动下降。
5.X线排粪造影
近年来由于排粪造影(defecography)检查法的临床应用,可对括约肌和直肠作静态及动态观察,并可快速摄片(每秒2~4张),连续观察排粪动作全过程,发现有些便秘是由于出口有不同程度的梗阻,如直肠套叠,直肠前突,盆底肌痉挛综合征等,这些梗阻都是临床及内镜检查难以发现的,实际上不属于习惯性便秘的范畴。
友情提示:以上就是绿叶鸟健康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婴儿秘便的鉴别,婴儿秘便的种类分类辨别,婴儿秘便一般做什么检查项目等知识,更多其他疾病相关内容,你可以在站内搜索框输入你想要了解的疾病,如:“婴儿秘便”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到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