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病症 > 检查 > 

【胆囊癌的鉴别】胆囊癌一般做什么检查

作者:佚名     时间:2016-06-29     浏览:243    

胆囊癌的鉴别


常见检查:胆囊胆道B超检查、血浆游离皮质醇、多耐(MDR)基因检测、p53基因检测、癌抗原50(CA50)、组织多肽抗原(TPA)、脂蛋白X(LP-X)、静脉胆囊、胆道造影、癌抗原242(CA242)、口服胆囊造影、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9-9(CA19-9)、胆囊超声检查、碱性胚胎蛋白、胆囊触诊


胆囊癌鉴别


胆囊癌的鉴别诊断根据肿瘤的病程而提出不同的要求。


1.胆囊息肉样病变


早期的胆囊癌主要与胆囊息肉样病变相鉴别,胆囊癌的直径均大于1.2cm,蒂宽,胆囊壁增厚。至于胆囊的腺瘤肉恶变与良性腺瘤的鉴别则很困难,因考虑胆囊腺瘤是癌前病变,一旦确诊,均应手术切除,故不影响外科治疗决策。


2.胆囊结石


国内的胆囊癌患者,约有57%合并胆囊结石,病人常有较长时间的胆道疾病症状,此类病人最容易被忽略,或将胆囊癌所引起的症状用胆囊结石来解释。在鉴别诊断上主要是对老年、女性、长期患有胆囊结石、胆囊萎缩或充满型结石、腹痛症状加重和变得持续时,均应考虑有胆囊癌的可能,应做深入检查。


3.原发性肝癌侵犯至胆囊


晚期胆囊癌需要鉴别的尚有原发性肝癌侵犯至胆囊,在胆囊部位形成一肿块和胆囊出口的阻塞,侵犯胆囊的肝细胞癌可在肝门部和肝十二指肠韧带上发生大块的淋巴结转移,类似晚期胆囊癌时的淋巴结转移。胆囊颈部癌可直接侵犯或通过淋巴转移发生高位胆道梗阻,临床表现类似肝门部胆管癌。有时原患有癌的胆囊已行手术切除,但因各种原因未能取得病理诊断,术后由于肿瘤局部复发和引起肝门部胆管梗阻,会使鉴别诊断发生困难。


胆囊癌侵犯肝脏与肝癌侵犯胆囊的鉴别:


(1)胆囊癌伴有胆管扩张的几率高于肝癌。


(2)胆囊癌在CT增强扫描后显示明显,且持续时间长。


(3)如软组织肿块内见到结石影,支持胆囊癌诊断。


(4)胆囊癌侵犯门静脉形成癌栓的几率明显低于肝癌。


(5)临床资料如肝炎、肝硬化病史、AFP检测等也有助于两者鉴别。


4.萎缩性胆囊炎


当超声发现胆囊较小,囊腔狭窄,黏膜粗糙,不应急于诊断为萎缩性胆囊炎,尚需考虑有浸润型胆囊癌的可能。如注意到囊壁增厚、不规则,黏膜线、中断,胆囊壁外有肿瘤浸润的低回声区,即可诊断为胆囊癌。反之,应考虑萎缩性胆囊炎的诊断。


胆囊癌与胆囊炎的鉴别两者都可以表现为胆囊壁的弥漫性增厚,造成鉴别诊断困难。athens等认为,以下CT征象可作为胆囊癌诊断时的参考:


(1)胆囊壁不均匀性,特别是结节性增厚。


(2)胆囊壁增强明显。


(3)出现胆管梗阻。


(4)直接侵犯肝脏,表现为邻近肝组织边界不清的低密度区。


(5)肝内出现结节状转移灶:下列征象则支持胆囊炎的诊断:


①胆囊周境界清晰的低密度曲线影,为胆囊壁的水肿或胆囊炎所致胆囊周围的液体渗出所致。


②胆囊壁增厚而腔内面光整。


5.单发的胆固醇结晶


炎症性肉芽组织、息肉和腺瘤 早期外生型胆囊癌,病变局限时,常需与之鉴别。胆固醇结晶附着于黏膜表面,回声较均匀,多呈颗粒状堆积。炎症性肉芽组织常有慢性胆囊炎声像图表现,病变自黏膜面向胆囊腔内突起,轮廓线较平滑,黏膜及胆囊壁无。息肉呈状,均匀中等回声,有蒂与黏膜线相连。胆囊癌呈低中回声,分布欠均匀,形态不规则,黏膜及壁层、中断。


6.节段型或局限型腺肌增生症


浸润型胆囊癌早、中期常需与之鉴别。节段型者声像图上表现为一段胆囊壁明显增厚,胆囊中部呈环形狭窄;局限型者常在胆囊底部探测到病变回声,表面中间常可见一浅凹。胆囊癌晚期整个胆囊壁受侵,不规则增厚,常需与弥漫型腺肌增生症鉴别,后者囊壁明显增厚,回声不均,内有针头大小无回声区。


7.肝门区转移性淋巴结肿大及肝门区肝实质占位病变


胆囊颈部癌常需与之鉴别。转移性淋巴结低回声病变在肝脏轮廓线以外,呈圆形、椭圆形,胆系回声多无异常,黏膜及管壁均不受,但病变以上肝胆管可有增宽、扩张。肝门区肝内占位变回声在肝轮廓线以内,胆囊颈部及邻近胆管均明显受压,并使受压处以上部分肝胆管扩张。


以上小编为您整理了胆囊癌的鉴别、种类分类辨别知识,下面继续为您讲解胆囊癌一般做什么检查相关知识?

胆囊癌一般做什么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


多发现贫血和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少数病例可有类白血病反应。


2.血清生化检查


血清总胆红素增高,血清一分钟胆红素增高,碱性磷酸酶,胆固醇也可升高,α-谷氨酰转肽酶增高等阻塞性黄疸的表现,其升高与胆道梗阻的程度成正比,血沉加快。


3.血清放射免疫学检查


目前尚未发现胆囊癌特异的肿瘤标记物,较常用的有血清癌胚抗原(CEA) ,各种糖链抗原(CA19-9)的测定,唾液酸(SA)和DNA聚合酶(DNA-Plca)等的增高有助于诊断,其中CA19-9的阳性率较高,有报道达81.3%.且早期癌也可阳性,且随着癌浸润胆囊壁深度的增加而增高,因此对胆囊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选择有一定参考价值,近来有人发现胆汁中CEA和CA19-9的含量明显高于血清,推测胆汁中此标志物含量的测定将更有意义,但尚需深入探讨,对术前CEA增高的病例来说,它不失为术后监测的一项指标。


二、影像检查


1.超声


超声检查是当前用于诊断胆囊疾病的第一线检查,由于其无创伤性,可重复性和经济性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高灵敏度的超声诊断仪器可以判别胆囊壁上0.2cm大小的病变,故可以发现早期的胆囊癌,许多早期的胆囊癌超声检查只是作出“胆囊息肉样病变”或隆起病变的影像学描述,而真正作出胆囊癌的明确诊断是不容易的,超声检查有很大的仪器和操作者的依赖因素,如有经验的操作者采用高分辨力的仪器,正确诊断率可达到80%或更高,而在一般门诊条件下,超声的正确诊断率就可能很低,B超检查简便无损伤,可反复使用,其诊断准确率达75%~82.1%,应为首选检查方法,但B超(US)易受腹壁肥厚,肠管积气的影响,并且不易判定结石充满型及萎缩型胆囊壁情况,近年来,人们采用EUS(内镜超声)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US的上述问题,EUS用高频率探头仅隔胃或十二指肠壁对胆囊进行扫描,极大提高了胆囊癌的检出率,并且能进一步判定胆囊壁各层结构受肿瘤浸润的程度,因而人们将EUS作为US检查后的进一步精确判定方法,不论US或EUS,其早期胆囊癌的超声图像主要表现为隆起型病变与局限性囊壁肥厚,亦有两者混合型。


胆囊癌的声像图可分为5型。


(1)小结节型:


病灶一般较小,约1cm~2.5cm,呈状中等回声,团块自囊壁突向腔内,其基底较宽,表面不平整,小结节型一般表现为隆起样病变,多属于早期的胆囊癌,在有胆囊内胆汁充盈的情况下,超声发现胆囊壁的隆起样病变较为敏感;但当胆囊萎缩,结石充满时,就不容易判断,同时,超声检查易受到胃肠胀气,腹壁脂肪的影响。


(2)蕈伞型:


为基底宽而边缘不整齐的蕈伞状肿块突入胆囊腔,呈弱或中等回声,常多发。


(3)厚壁型:


胆囊壁呈不均匀增厚,局限型或弥漫型。


(4)实块型:


呈现为一个弱回声或回声粗而不均的实性肿块,或在胆囊腔内充满不均匀的斑点状回声。


(5)混合型:


呈现为胆囊壁增厚,伴有状或蕈伞状肿块突入胆囊腔。


这些声像图的特点为胆囊癌的检出提供了有力依据,胆囊壁不均匀增厚,腔内有形态及位置固定的不伴声影的回声团块为胆囊癌的基本特征,肝脏受累,周围转移性淋巴结肿大,以及并存结石等均为辅助诊断根据,在可疑情况下行B超引导下细针胆囊肿块穿刺细胞学检查,对早期确诊胆囊癌有一定帮助。


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迅速发展,高分辨力实时超声显像仪广泛应用于临床,采用5MHz高频率的扫描探头,可观察到胆囊壁的三层结构回声(即黏膜,肌层,浆膜层)及胆囊内微小隆起病变,彩色多普勒检查能判断肿块与肝门部主要血管的关系和肿块的血供情况,有利于手术前对切除可行性的评估和提高超声诊断的正确率,故一般亦作为手术前的常规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胆囊癌块及胆囊壁可检测到动脉血流,而且速度较快,与良性肿瘤有明显区别,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意义。


2.X线检查


(1)腹部X线平片:


部分病人可在右上腹见到钙化的胆囊影,或软组织肿块影,或肠梗阻像。


(2)口服胆囊造影:


大多数胆囊癌病例的胆囊不显影,极少数病例因癌瘤较小而见到胆囊内的充盈缺损像,因此,此法对胆囊癌的诊断价值不大。


(3)静脉胆道造影:


在双倍剂量的造影中,可有部分病人显出胆囊影,其中可见充盈缺损像。


(4)直接胆道造影(PTC,ERCP):


能显出完整的胆囊影像者并不多见,尤其在PTC时,但可见肝外胆道被挤压和狭窄,闭塞等表现,联合使用PTC和ERCP,可准确判断出肿瘤的位置,胆囊癌用内镜逆行性胆管胰管造影(ERCP)检查,多见胆囊壁有阴影缺损,不整齐或样隆起等,有报告ERCP对于能够显示出胆囊的胆囊癌诊断率可达70%~90%,但约有半数以上不能显示胆囊,本法多用于胆胰管合流异常的诊断,也可用于诊断胆总管有无受累,有学者报告,根据直接胆道造影所见,79%的病人可在术前确诊,有学者发现,胆囊管闭塞型全部可以切除,而胆管闭塞型全部不能切除,肝门部胆管闭塞型连姑息性切除的可能性都没有。


(5)上消化道钡餐:


晚期病例可以发现十二指肠,胃或结肠肝曲有外压性缺损,少数病例可发现胆囊十二指肠瘘或胆囊结肠瘘。


(6)选择性血管造影:


经腹腔动脉或肠系膜上动脉的选择性血管造影术是胆囊癌诊断中非常有用的检查方法,其确诊率可达72%或100%。


胆囊癌在动脉造影时的特征性表现有:


①胆囊动脉扩张。


②胆囊动脉走行不光整。


③胆囊动脉断裂。


④胆囊区的“肿瘤染色”。


⑤静脉相时的胆囊“不光滑厚壁”。


⑥肝内动脉分支的受压征象。


⑦胃十二指肠动脉和肝固有动脉的受压征象。


⑧肝动脉右支的狭窄和闭塞。


⑨胃十二指肠动脉,肝总动脉,脾动脉和胰头部动脉的狭窄。


⑩胰头部的浓染像。


?来自胃十二指肠动脉分支的异常血流。


?来自结肠中动脉分支的异常血流,在血管造影中,胆囊癌与胆囊炎症性疾病的鉴别较难,一般来说,在胆囊癌时,上述特征大多数以3~4个共存,或有癌肿特有的浸润像和中断像,而胆囊炎时,上述特征大多数在2~3个以下,其组合,在胆囊脓肿以受压,延伸像和胆囊动脉支配范围扩大最为多见,而在慢性胆囊炎时,则以动脉迂曲或硬化像最为多见。


另外,血管造影不仅有助于胆囊癌的诊断,而且还可了解肿瘤的解剖学部位和其周围动脉的形态,为判断肿瘤能否切除提供了不可缺少的资料,有人提出了可以根治性切除的胆囊癌的血管影像特征是:①胆囊动脉扩张,胆囊动脉内径达肝右动脉内径的1/3~1/2;②胆囊动脉的一级分支管径不光整;③新生血管增生区内胆囊壁肥厚浓染,呈蛋壳状阴影,或有小于1.5cm的小范围斑状浓染像。


3.CT


超声在发现胆囊的小的结节和小的隆起变的灵敏度方面高于CT,但对胆囊癌的确诊率上,CT优于超声,CT不仅可无重叠地显示胆囊,胆道局部解剖关系,而且能清楚显示肝脏,肝门及肝门与邻近器官的关系,对判断胆囊大小,形状,位置,尤以对胆囊壁的显示准确率可达90%,平扫胆囊与肝脏分界不清,增强扫描可展示胆囊壁真正厚度,可鉴别慢性胆囊炎和厚壁型胆囊癌,CT在显示结节性胆囊癌,局部转移淋巴结和邻近器官浸润方面均能提供重要线索,CT不仅用于诊断胆囊癌,对手术的选择亦有较大帮助。


友情提示:以上就是绿叶鸟健康网小编为您整理的胆囊癌的鉴别,胆囊癌的种类分类辨别,胆囊癌一般做什么检查项目等知识,更多其他疾病相关内容,你可以在站内搜索框输入你想要了解的疾病,如:“胆囊癌”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到您。

 
喜 欢

113

 
上一个:【口蹄疫的鉴别】口蹄疫一般做什么检查
下一个:【梨状肌综合征的鉴别】梨状肌综合征一般做什么检查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


假如内容还不错的话,就分享给朋友仔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