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部急性韧带损伤的鉴别 常见检查:四肢的骨和关节平片、核磁共振成像(MRI)
明确的外伤史,外踝韧带损伤时,踝前方肿胀、疼痛、局部出现压痛,皮下淤斑,跛行等,内踝韧带损伤时,内踝下区域疼痛、肿胀、皮下淤血、青紫、足运动受限,下胫腓韧带损伤时,症状与上述相似,但其疼痛,肿胀均在踝关节前方而不在侧面。
X线检查及应力摄片,可间接证实韧带损伤的存在,另外亦可行踝关节造影,亦可间接证实损伤的存在,MRI能够确定血肿的范围,辨明韧带的撕裂、断裂损伤的存在及程度。
以上小编为您整理了踝部急性韧带损伤的鉴别、种类分类辨别知识,下面继续为您讲解踝部急性韧带损伤一般做什么检查相关知识?
踝部急性韧带损伤一般做什么检查 无相关实验室检查。
一、分类检查
1.影像学检查 在拍摄正侧位X线片时,小腿应内旋20°,使踝关节横轴平行于X线片盒,这样使整个关节间隙等宽,胫骨与距骨之软骨下骨板也都平行。从胫骨下端软骨下骨板与外踝的软骨下线状影的连续对线关系出现台阶可以辨认出腓骨的轻微短缩,也可观察到距骨外移以及外侧间隙增宽。外踝韧带损伤时,常规片上仅见局部软组织肿胀影,如果要使诊断进一步明确,可局麻后再作内翻应力位拍片并与健侧对比。正常胫距内翻角为5°~10°(胫骨下关节面与距骨上关节面作足内翻时的角度),如此角大于健侧1倍,表示腓距前韧带断裂;大于2~3倍,则为腓距前韧带和腓跟韧带撕裂;大于5倍,则为外踝韧带完全断裂,此时多合并腓骨远端骨折。侧位前后应力像上距骨无脱位,当腓距前韧带损伤后,距骨出现向前半脱位像。
内踝韧带断裂时可在局麻下拍踝关节外翻应力片检查,部分可显示胫腓下关节分离征。
下胫腓韧带损伤时,应作双踝对比拍片,观测双侧胫腓下关节之间距;必要时局麻后应力位拍片,即分别将踝关节置于外翻、外旋、内翻及正常位拍片,如显示胫腓骨分离,无论腓骨有无骨折,则表示三束韧带全部断裂,如腓骨下端在外展位时不外展,仅显示旋转,则表明后胫腓韧带未断裂。也可单将踝关节内翻拍片,若见到胫骨和腓骨间隙增大超过3mm,则说明下胫腓韧带损伤,显示踝关节半脱位。
2.特殊检查 踝关节穿刺造影:可发现造影剂自踝关节进入断裂的韧带损伤处。磁共振成像(MRI)检查:MRI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力,能够确定踝部软组织内损伤血肿的范围,辨明韧带的撕裂、断裂损伤等。
友情提示:以上就是绿叶鸟健康小编为您整理的踝部急性韧带损伤的鉴别,踝部急性韧带损伤的种类分类辨别,踝部急性韧带损伤一般做什么检查项目等知识,更多其他疾病相关内容,你可以在站内搜索框输入你想要了解的疾病,如:“踝部急性韧带损伤”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到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