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病出血的鉴别 常见检查:胃镜、吞线试验、胃游离盐酸测定、酶联合吸附测定
溃疡病出血鉴别诊断
1.急性糜烂性胃炎或应激性溃疡并出血
常有引起急性糜烂性胃炎或应激性溃疡的诱因,如服用非甾体消炎、脑外伤、严重烧伤、多脏器功能衰竭等,胃镜检查可证实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及出血存在或应激性溃疡。
2.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患者常有肝硬化病史,体检可发现蜘蛛痣、肝掌、肝脾肿大、腹水及水肿等,实验室检查常有肝功能损害、全血细胞减少等,钡餐或胃镜检查可发现食管下端及胃底静脉曲张。
3.胃癌出血
患者一般情况较差,食欲减退,消瘦明显;中晚期胃癌患者体检时左锁骨上常可触及肿大的淋巴结,上腹部可扪及包块,钡餐和胃镜检查结合黏膜活组织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
以上小编为您整理了溃疡病出血的鉴别、种类分类辨别知识,下面继续为您讲解溃疡病出血一般做什么检查相关知识?
溃疡病出血一般做什么检查 溃疡病出血检查
1.血象
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常有轻度增高,血红蛋白及红细胞计数下降(早期可不明显)。
2.血尿素氮
出血后,因肠源性尿素氮升高,可出现肠性氮质血症,如患者肾功能正常,则血尿素氮升高的程度可反映出血量的多少。
3.X线胃肠钡餐造影
对诊断溃疡病有70%~90%的准确性。但在休克状态下,病人不能站立或胃内存积大量血凝块时,不宜进行。一般主张病情稳定48h以后再作此项检查,而且检查时不宜按压,钡剂存在胃肠中对动脉造影有碍观察其结果,应事先考虑。目前在诊断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已不作为首选检查方法,而选择急诊胃镜检查。
4.胃镜检查
阳性率可达80%~95%,在诊断上消化道出血方面比X线胃肠钡剂造影优越。胃镜检查不仅能看见病变的性质,而且可以看到活动或近期出血的可靠征象,即新鲜出血或渗血,病变区呈黑褐色底或附有凝血块。根据北京8个大医院施行急诊胃镜检查248例的经验总结,认为并不增加大出血的危险。必要时,可在内镜下进行止血治疗。只要病人的血压稳定接近正常,消除病人的顾虑与紧张后,就在病床旁或手术台上进行。检查过程应轻巧、迅速。避免粗暴插镜动作。检查的时间应在出血后24~48h内进行。否则一些浅表性黏膜病变如糜烂、浅溃疡、黏膜撕裂等,可由于部分或全部修复而失去诊断征象。检查前并不需要洗胃,若因积血影响观察,可于检查前经胃管用冰水洗胃。观察应该全面,不要满足于发现一处病变即作结论。需对食管、胃、十二指肠细致察看以后,再作出诊断,必要时可取活体做病理检查,但须警惕胃底部的静脉曲张有时呈灰色结节状隆起,然触之柔软有弹性,轻易取活检有引起严重出血危险。
5.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
对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亦有助于诊断,对慢性小量出血阳性率不高。有的医院以此作为首要诊断步骤,失败后再作钡餐或其他检查。
6.吞线试验
吞线试验方法简单,一般用普通白线,吞下一端后30min,取出后根据染血距门齿部位来判断出血所在。Pittman介绍荧光带试验,用以诊断上胃肠道出血;于咽下带子的一端后,静脉注射荧光素,然后拔出带子在紫外光下观察荧光素染血的部分,计算距门齿的长度而判断出血的位置。
7.其他试验
如应用Miller-Abbott(M-A)双腔管,插入胃肠后,不断地抽吸,当此管下行吸出鲜血时,用胶布固定,并照X线平片以察看管端的部位,判定此处为出血所在,对缓慢出较有效。还有用铬标记的红细胞,于静脉注射后,经M-A管抽吸出的每1份标本测定其放射性,以放射性最强的标本含51铬最多而定为出血的部位。这种试验对小量肠内出血诊断价值不大。故甚少应用。
8.放射性核素扫描
常用99mTc标记红细胞,静脉注入后在出血处溢出并聚集在胃肠道中。扫描探知胃肠道中的放射性信号,指示消化道出血所在。但有时难以精确。
友情提示:以上就是绿叶鸟健康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溃疡病出血的鉴别,溃疡病出血的种类分类辨别,溃疡病出血一般做什么检查项目等知识,更多其他疾病相关内容,你可以在站内搜索框输入你想要了解的疾病,如:“溃疡病出血”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到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