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病症 > 检查 > 

【肠道病毒所致各系统感染的鉴别】肠道病毒所致各系统感染一般做什么检查

作者:佚名     时间:2017-01-28     浏览:891    

肠道病毒所致各系统感染的鉴别


常见检查:心电图、脑膜征、皮疹


肠道病毒所致各系统感染鉴别诊断


一、鉴别:


1.无菌性脑膜炎:主要应与其他病毒引起的脑膜脑炎相鉴别:


1)、流行性腮腺炎:伴脑膜脑炎,多流行于冬春,常伴腮腺肿大,血清淀粉酶可增高,但柯萨奇病毒B3,埃可病毒9,16型也可引起腮腺肿大,则不易鉴别。


2)、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脑膜脑炎,如伴有瘫痪较易诊断,因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感染很少发生瘫痪,且多为轻症,大多不留后遗症。


3)、乙型脑炎:多集中发生在夏秋季节,起病急,多伴神智改变,周围血及脑脊液中白细胞增多明显,中性粒细胞百分率高为其特点。


4)、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及其他化脓性脑膜炎:轻症或未经彻底治疗者尤需加以鉴别,起病急,脑膜征 明显,脑脊液检查一般以中性粒细胞为多,糖和氯化物 降低,如能在脑脊液中找到致病菌即可确诊,血象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增多。


5)、结核性脑膜炎:起病缓慢,有其他结核病灶及结核接触史,脑脊液糖和氯化物降低,有薄膜形成,可找到结核杆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阳性。


6)、隐球菌脑膜炎:多起病缓慢,病程反复迁延,易有后遗症。


7)、婴儿脑型脚气病(维生素B1缺乏症)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脑病(如中毒性脑炎):均应注意勿与肠道病毒性脑炎相混淆,详细病史及仔细体查至为重要。


肠道病毒引起的无菌性脑膜炎虽不易与其他病毒所致者进行临床鉴别,但如发生在夏秋季节,有流行趋势,伴发皮疹,肌痛,口,咽部疱疹,心肌炎等肠道病毒常见症候群时,则颇有助于诊断。


2.流行性肌痛:


胸痛显著时应与胸膜炎,心绞痛,心肌梗死等鉴别,胸透及心电图检查有助于诊断,腹部疼痛严重时酷似阑尾炎,在成人尚需除外胆囊炎,胆石症,胃溃疡穿孔,急性胰腺炎等,肌痛一般局限于浅表部位,无深部压痛或反跳痛,此外,腹部炎症常伴周围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加,而本症正常,急性胰腺炎时,血清淀粉酶可增高。


3.急性心肌炎,心包炎:


新生儿心肌炎常与其他急性感染,败血症,肺炎等不易鉴别,如迅速出现心功能衰竭症状或心律失常,应疑及肠道病毒感染,伴有皮疹,血清转氨酶升高以及脑脊液改变者,更有助于诊断,年长儿及青年期发生心肌炎,心包炎者,应首先除外风湿症,后者常有关节炎症状,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粘蛋白及C反应性蛋白增高有助鉴别,中年以上发生心肌炎需与冠心病相鉴别。


4.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


需与单纯疱疹引起的口腔炎鉴别,疱疹性咽峡炎常发生流行,其口腔疱疹常限于口腔后部,手,足,口病常在小范围内传播形成局部流行,其口腔前部疱疹易形成溃疡,并伴发手,足较小较硬的皮疹,单纯疱疹口腔炎多为散发病例,病变可在口腔任何部位发生,但以皮肤粘膜交界处为多见。


5.出疹性疾病:


多形性皮疹中斑丘疹需与麻疹,风疹相鉴别,一般很少伴耳后,枕后淋巴结肿,疹退后也无色素沉着或脱屑,埃可16型感染皮疹在热退后出现,应与婴儿急疹鉴别,猩红热样皮疹需与猩红热相区别,一般症状及咽部炎症均较猩红热为轻,出现疱疹者应与水痘鉴别,如手,足,口病的皮疹形态较水痘为小,皮厚且较硬,多分布于手,足,少见于躯干。


以上小编为您整理了肠道病毒所致各系统感染的鉴别、种类分类辨别知识,下面继续为您讲解肠道病毒所致各系统感染一般做什么检查相关知识?

肠道病毒所致各系统感染一般做什么检查


肠道病毒所致各系统感染检查


一、检查:


1.周围血象 白细胞计数大多正常,在某些肠道病毒感染时可增高,中性粒细胞也可增多。


2.病毒分离 一般都采取咽拭及作病毒分离和检定,尚可从病人的脑脊液、胸水、心包积液、血液、疱浆以及活检或尸检取得的组织中分离到病毒。标本取得后,应立即送检。可接种于猴肾、人胚肾、人羊膜、人二倍体或Hela细胞、KB传代细胞中进行组织培养,观察细胞病变。同时用多种组织培养细胞进行分离可提高阳性率。阳性标本再以特异型的免疫血清作中和试验进行型别鉴定。疑有柯萨奇A组病毒感染者,应将标本经皮下、腹腔内或脑内途径接种乳鼠进行病毒分离,因其组织培养阳性率不高。柯萨奇B组病毒亦可使乳鼠致病。


3.血清免疫学试验 采取双份血清,测定型特异抗体水平。一般可用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酶标法)、放射免疫等法进行测定,其中以中和试验最为可靠,中和抗体消失最慢,型特异性也较强。如恢复期抗体水平比早期有≥4倍上升,则有极大的诊断意义。但因肠道病毒型别众多,血清学中和试验工作量大,只有当某地一已知型肠道病毒流行时,以此法进行诊断比较理想。


4.免疫荧光快速诊断法 以荧光染色的免疫抗体来鉴定抗原可达到快速诊断的目的。但目前除在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时应用外,在肠道病毒感染时采用不多,因需备各种型特异的免疫血清,手续繁多。最近采用许多血清型共有的VP3-ZC抗原和一种与多血清型的VP1衣壳蛋白交叉反应的单克隆抗体,改进了免疫诊断方法,但目前仍停留于研究阶段。


5.核酸杂交法 由于不同血清型的肠道病毒基因组间存在同源性,特别是5 端非编码区部分区域高度保守,故可供核酸杂交,使近年来对肠道病毒鉴定有了新的飞跃。采用探针有以下三种:①cDNA探针,以病毒RNA某一片段为模板,由逆转录酶催化产生,大多克隆在质粒载体中,再把带有显色基因(生物素或地高辛)或同位素的核苷酸掺入到新合成的cDNA链中去,加以标记,若将标本先经12~24小时组织培养可提高阳性率。②RNA探针-由于RNA是单链分子,故它与靶序列的杂交反应效率极高,一般用特异的转录载体克隆肠道病毒RNA探针,混合几种RNA探针可使检测病毒型更广,RNA探针在特异性和敏感性方面都优于cDNA探针。③寡核苷酸探针,较上述二种探针有下面优点。因其链短,与等量靶位点完全杂交时间短,且可识别靶序列内一个碱基的变化,可检测点突变,又可大量合成,价廉。此探针因选择5 端非编码区共同序列,故可牢固而特异地同大多数临床常见肠道病毒结合。为了克服标本中肠道病毒滴度太低的问题,近年采用PCR法将单一基因或短DNA序列放大,再与探针杂交,此法已应用于临床。在肠道病毒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流行时,从脑脊液中检测肠道病毒RNA,阳性率高,可在24小时内得结果,比病毒培养平均需6~8天快得多。临床标本用PCR扩增后,再与非同位素标记肠道病毒探针杂交,数小时即有结果,大大有助于临床确诊。


友情提示:以上就是绿叶鸟健康小编为您整理的肠道病毒所致各系统感染的鉴别,肠道病毒所致各系统感染的种类分类辨别,肠道病毒所致各系统感染一般做什么检查项目等知识,更多其他疾病相关内容,你可以在站内搜索框输入你想要了解的疾病,如:“肠道病毒所致各系统感染”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到您。

 
喜 欢

521

 
上一个:【颤证的鉴别】颤证一般做什么检查
下一个:【创伤性鼻出血的鉴别】创伤性鼻出血一般做什么检查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