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病症 > 症状 >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症状】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早期症状

作者:佚名     时间:2016-10-29     浏览:610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症状


一、症状


临床症状


男婴多于女婴,以散发病例为主,无明显季节性。出生后胎粪正常,常在生后2~3周内发病,以2~10天为高峰。初起时常有体温不稳,呼吸暂停,心动过缓,嗜睡等全身表现,同时或相继出现不同程度的胃潴留、腹胀呕吐、腹泻及血便;查体可见肠形腹壁发红,腹部压痛,右下腹包块,肠鸣音减弱或消失,严重者常并发败血症、肠穿孔和腹膜炎等。在新生儿腹泻流行时NEC也可呈小流行,流行时无性别、年龄和季节的差别。


1.病史和临床表现:


对有高危因素的早产儿,要密切观察腹胀和肠鸣音变化,出现呕吐、腹胀、腹泻和血便等表现时,应立即拍摄腹部X线片和大便潜血试验。


2.腹胀和肠鸣音减弱:


患儿先有胃排空延迟、胃潴留,随后出现腹胀。轻者仅有腹胀,严重病例症状迅速加重,腹胀如鼓,肠鸣音减弱,甚至消失,早产儿NEC腹胀不典型。腹胀和肠鸣音减弱是NEC较早出现的症状,对高危患儿要随时观察腹胀和肠鸣音次数的变化。


3.呕吐:


患儿常出现呕吐,呕吐物可呈咖啡样或带胆汁。部分患儿无呕吐,但胃内可抽出含咖啡或胆汁样胃内容物。


4.腹泻和血便:


开始时为水样便,每天5~6次至10余次不等,1~2天后为血样便,可为 鲜血、果酱样或黑便。有些病例可无腹泻和肉眼血便,仅有大便隐血阳性。


5.全身症状:


NEC患儿常有反应差、神萎、拒食,严重病例面色苍白或青灰、四肢厥冷、休克、酸中毒、黄疸加重。早产儿易发生反复呼吸暂停、心律减慢。体温正常或有低热,或体温不升。


二、诊断标准


1.腹部X线检查


是诊断NEC的主要手段,对怀疑NEC者要及时摄腹部X线正侧位平片,随访和观察动态变化。存在引起本病危险因素的小儿,一旦出现相关的临床表现及X线检查改变,即可做出较肯定的诊断。


2.检查


对早产儿(已开始喂养)的大便作隐血筛查或还原物检查,可帮助早期诊断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隐血阳性,有白细胞和红细胞,大便细菌培养有和血培养一致的细菌。


3.血培养


新生儿坏死性肠炎,血培养有一定阳性率,应重视此项检查。


对有些腹胀、呕吐的小儿,X线检查仅有胃肠道动力性肠梗阻改变,并无肠壁积气者,并不能除去本症的轻型早期,应严密随访,重复X线检查,位置固定的扩张肠段提示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存在,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X线诊断为肠壁积气和门静脉积气,气腹提示肠穿孔,需要急诊外科手术治疗。最重要的是需要不断重新评估婴儿(如至少6小时1次)和连续的腹部X线检查,全血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和血气分析。


以上小编为您整理了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症状相关知识,下面继续为您讲解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并发症,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相关知识?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并发症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并发症


如病情进展,肠坏死从黏膜层开始,逐渐累及肠壁全层,导致:


(1)肠穿孔


肠部的病理改变以造成肠壁坏死为特征,最后导致穿孔。症状就是先有一般性疼痛,然后突发加剧。但发病期间不会是单纯的肚子疼,一般伴有发烧等一系列症状出现。


(2)腹膜炎和腹水


继发性腹膜炎,由于腹腔的脏器感染,坏死穿孔、外伤等引起。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部压痛、腹肌紧张,以及恶心,呕吐,发烧,白血球升高,严重时可致血压下降和全身中毒性反应,如未能及时治疗可死于中毒性休克。


(3)败血症


1/3的新生儿可发生败血症,并发多脏器功能不全、DIC等。


友情提示: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症状,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并发症相关知识,更多其他疾病相关内容,你可以在站内搜索框输入你想要了解的疾病,如:“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到您。

 
喜 欢

294

 
上一个:【暴发性痤疮的症状】暴发性痤疮的早期症状
下一个:【怔忡的症状】怔忡的早期症状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