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膨出的症状 直肠膨出症状诊断
一、症状
主要症状为排便困难、费力、阻塞感,因不能排净大便,而有排空不畅感;少数患者有便血或直肠疼痛;部分患者需在周围加压才能排出大便,或将手指伸入以阻挡直肠前壁突出,甚至用手指伸入直肠内抠出粪块。具有较大的直肠前突病人,有时会自己用手指从将突出的直肠还纳至能够排便的位置。利用指压后壁以助直肠排空,可作为一种重要诊断依据。据报道直肠前突病人中20%~75%需手法辅助排便,据这一主诉可以手术后排便恢复正常的可能性较大。Khubchandani提出直肠膨出所致的便秘可有以下特点:
①不能排净大便;
②排便时处有持续压力下降感;
③有下坠感;
④排便多需灌肠协助;
⑤需在直肠周围加压才能排便;
⑥需用手指插入或直肠内才能排便;
⑦将卫生纸卷或纸卷插入直肠诱导排便;
⑧处有陷凹或疝的感觉。
部分患者可出现黏液血便、困难或疼痛。
二、诊断
中老年女性,曾有产伤史或有慢性便秘,排便时有便意而排出困难,伴有下坠和排不净感,或需手法辅助排便者,应考虑本病的可能。用手指插入内按压后壁方能排出,是直肠前突的特有症状。直肠指诊触及直肠前壁凹陷和括约肌张力减弱,排粪造影:见排便时直肠前下壁呈囊袋状向前突出,深度>6mm,或有气液平面等可以确诊。
单纯的直肠前突较少见,更常见的是与盆底松弛性或痉挛性便秘如直肠内脱垂、盆底痉挛性综合征、耻骨直肠肌综合征同时存在。
以上小编为您整理了直肠膨出的症状相关知识,下面继续为您讲解直肠膨出并发症,直肠膨出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相关知识?
直肠膨出的并发症 直肠膨出并发症
80%以上的直肠膨出患者伴有痔、肛裂、前壁溃疡。盆腔底部和直肠间隔的薄弱造成排便困难,致直肠前突的扩大,但同时也可造成痔及直肠黏膜脱垂症状加重。女性易发生前壁肛裂,可能与直肠前突有关,如直肠前突患者利用手法助排便可对前壁造成反复创伤而致肛裂。
1.尿潴留
最常见,发生率15%~44%。由于术后疼痛、作用、无力、前列腺肥大等引起。术前及术后少饮水、缓慢补液,可避免在麻醉消失前过早充盈而引起尿潴留,其他防治方法有术后少用镇静剂,早期起床活动,到厕所排尿等。术后6~8h未能排出或充盈,应用其他办法无效时,应及时留置导尿。对经入路者,为避免术后尿液污染切口,术前留置的尿管应保留到拆线后。
2.切口感染
发生率5.6%。预防重在术前,拟经入路时,应作充分的肠道准备,避免在手术中污染术野,扩肛后应彻底消毒直肠黏膜,另外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也是有效的措施。
3.直肠瘘
发生率0.3%~5.1%。经入路缝合时,缝针穿过黏膜,或局部有血肿形成;或经入路时,缝针穿过直肠黏膜等原因可造成。预防的关键是避免缝针穿过或直肠黏膜,可以左手食指在或直肠中作引导;同时在分离直肠隔时,应避免损伤深处的或直肠黏膜,彻底止血,必要时留置引流,避免严重感染。
友情提示: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直肠膨出症状,直肠膨出并发症相关知识,更多其他疾病相关内容,你可以在站内搜索框输入你想要了解的疾病,如:“直肠膨出”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到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