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脱垂的症状 直肠脱垂症状
直肠脱垂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以儿童和老年人多见。
1、临床分类
根据脱垂程度,分为部分性脱垂和完全性脱垂2种。
(1)部分性脱垂:
为直肠下端黏膜与肌层分离,且向下移位形成皱襞,故又称黏膜脱垂或不完全脱垂。其脱出组织较少,长度为2~5cm,可以是部分黏膜或全圈黏膜下脱,可呈放射状排列。脱垂部分为两层黏膜,与之间无沟状隙。
(2)完全性脱垂:
为直肠全层脱出,严重时直肠和肛管均翻出外。脱出组织多,长度常超过10cm,形状呈宝塔状,黏膜皱襞呈环状排列,脱垂部分为两层折叠的肠壁组织。成多是完全脱垂,女性较多,常伴有功能不良。
2.症状与体征
直肠脱垂病人常有慢性便秘、排粪无规律的病史。起病缓慢,早期感觉直肠胀满,排粪不净,以后感觉排便时有肿块脱出而便后自行缩回,疾病后期咳嗽、用力或行走时都会脱出,需用手托住。如直肠脱出后未及时托回,可发生肿胀、炎症,甚至绞窄坏死。病人常感大便排不尽,口有黏液流出,便血、坠胀、疼痛和里急后重,有时伴有腰部、下腹部或会酸痛不适。
腹部检查无异常。嘱病人做下蹲动作,可见脱出的直肠。
直肠外脱垂诊断并不困难。患者蹲下做用力排便动作,即可见红色球形肿块突出2~5cm,有放射状沟纹,指检示其为两层折叠的黏膜,排便后自行缩回。完全脱垂的脱出肠段较长,呈椭圆形或宝塔状,长约10cm,有层层折叠的环状皱襞,两层黏膜之间可触及肌层,直肠指检感肛管括约肌松弛无力可确诊。
以上小编为您整理了直肠脱垂的症状相关知识,下面继续为您讲解直肠脱垂并发症,直肠脱垂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相关知识?
直肠脱垂的并发症 直肠脱垂并发症
1、出血
偶尔因直肠孤立性溃疡可发生大出血。
2.失禁
16%~20%的对气体失禁,17%~24%完全失禁,直肠脱垂引起失禁的原因包括:
①直肠脱垂产生实质性的直肠扩张
引起内括约肌持续反射性抑制而松弛,尤其在老年人因耻骨直肠肌薄弱,活瓣不起主要作用时则一旦内括约肌功能障碍,就将引起失禁。
②分娩或长期用力排便使会阴异常下降
造成神经被拉长的伸展性损伤,使盆底横纹肌去神经变性薄弱,肛管直肠测压有助于了解括约肌等的功能,张连阳等对直肠内脱垂患者行肛管测压的结果表明其存在肛管压力的降低,其中直肠黏膜脱垂有肛管静息压降低,而全层直肠套叠则存在肛管静息压和咳嗽压的降低。
友情提示: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直肠脱垂症状,直肠脱垂并发症相关知识,更多其他疾病相关内容,你可以在站内搜索框输入你想要了解的疾病,如:“直肠脱垂”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到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