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障碍的症状 一、症状
(一)临床表现
以情感高涨或低落为主,伴有思维奔逸或迟缓,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制。躁狂状态时患者心境高扬,与所处的境遇不相称,可以兴高采烈,易激惹、激越、忿怒、焦虑,严重者可以出现与心境协调或不协调的妄想、幻觉等精神症状。抑郁状态时病人心情不佳、苦恼、忧伤到悲观、绝望,高兴不起来,兴趣丧失,自我评价低,严重者出现观念和行为,病情呈昼重夜轻的节律变化。
(二)病程特点
大多具有反复发作的病程,间歇性精神状态基本正常,常有较高的阳性家族史。
二、体检发现
躯体、神经系统和化验检查一般无阳性发现。
诊断以临床作为根据:症状表现、病程以及家族史,有时还可参考躯体治疗的效应。
最常见的诊断错误是把情感性精神障碍诊断成精神症或情感性。鉴别精神症与情感性障碍非常重要,不仅因为锂剂对于后者有效(而对症却有潜在的神经毒性),且情感性运动障碍患者应避免发生迟发性运动障碍。事实上并没有什么可鉴别的特殊征象,必须综观临床表现、家族史、病程以及其他方面才可以作出诊断。
临床表现:
1、单相情感性障碍:
可见抑郁、激惹、或焦虑,或者是它们的混合表现。然而在隐匿型抑郁症中,却可以相反地在意识中体验不到抑郁心境。取代这种抑郁心境而出现的是躯体不适,甚至会用笑嘻嘻的面貌作为防御性面具(微笑型抑郁症)。有的可能诉述各种各样的疼痛,害怕发生灾难,或害怕自己发疯。有些病例因为病态感情已经达到“欲哭无泪”的深度,如能重新恢复哭泣能力,表示病情有所好转。患有这种抑郁症的病人会诉述自己不能体验普通的情绪一包括悲裒、欢乐和愉快,并且感到世界已变得毫无光彩,死气沉沉。病态心境可伴有自咎自责,往自己脸上抹黑的想法,不能集中思想,犹豫不决,对日常活动兴趣减少,社交退缩,无助和失望,以及反复想到死亡和等。
在单相和双相型的抑郁期,都会出现明显的精神运动和植物神经系体征。患者表现精神运动性迟缓,或思维、语言及―般动作的缓慢,甚至会发展到抑郁性木僵的地步,此时所有自主动作完全消失。约有15%抑郁症可有性症状,最多见于忧郁症。
2、双相型障碍:
躁狂症典型的心境是情绪高涨,但是激惹性较高,具有敌意、脾气暴戾和难驾驭等现象也很常见。病人的整个体验和行为都带上这种病态心境色彩,使他们相信自己正处在最佳精神状态。此时病人显得不耐烦,爱管闲事,频频打搅他人,如果遭到反对,便大吵大闹。结果便与他人产生摩擦,可能由此产生继发性的偏执性妄想,认为自己正被人迫害。精神运动功能的加速,使患者体验到思想像在赛跑一样,可以称为意念飘忽,如果很严重的话,很难与精神症的思维散漫相区别。注意很容易随境转移,患者常常会从一个主题转向另一个主题。思想与活动的境界都很开阔,进而发展成为妄想性夸大。有时在躁狂极期会出现一时性的幻听或幻视,但均与病态心境具有可以理解的联系。睡眠需要明显减少。躁狂症病人各种活动中都显得不会疲倦,活动过度,凭感情冲动行事,并且不顾有无危险。在病情达到极端时,可能显得十分疯狂,以致在情绪与行为之间没有什么可以理解的联系,呈现为一种无意义的激越状态,称为谵妄性躁狂。
以上小编为您整理了情感障碍的症状相关知识,下面继续为您讲解情感障碍并发症,情感障碍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相关知识?
情感障碍的并发症 情感障碍并发症
危险
是心境障碍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未经治疗的心境障碍患者中15%~25%的人死于;既成中有50%~70%的人是由于抑郁没有被发现或没有进行适当的治疗.在不具备良好社会支持的年轻人和老人中最为多见,往往发生在临床首次发病的4~5年内.抑郁症开始恢复时(精神运动能力恢复正常而心境仍然不佳),混合状态的双相障碍,经前期以及个人重要的纪念日是主要危险时期(参见第190节).长期滥用酒精和成瘾物质也会增加的危险性.血清素功能失调看来亦是的生化因素之一,锂剂(它可稳定5-羟色胺传递)可有效预防.
在治疗心境障碍的物中,杂环类抗抑郁或锂剂超量(见表307-3)危及生命的可能性最大;酒精也往往会使情况复杂化.杂环类抗抑郁超量导致阿托品状的亢进;死因一般是心率失常或癫痫.由于蛋白质联结,促排尿和血透对此无效,治疗重点在于稳定心脏和皮层功能.锂剂超量时,以氯化钠或甘露醇利尿,碱化尿液或血透可挽救生命.单胺氧化酶现已较少采用,极少引起超量. 新型抗抑郁(例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万拉法新,尼法唑酮,米他扎品,丁氨苯丙酮)在性超量时一般不会致命,这也是它们的主要优点之一.
友情提示: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情感障碍症状,情感障碍并发症相关知识,更多其他疾病相关内容,你可以在站内搜索框输入你想要了解的疾病,如:“情感障碍”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到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