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和高血压的症状 一、症状
1.糖尿病本身的临床表现
可症状不典型或具有多饮,多尿,多食,乏力,困倦,消瘦等特征性改变以及糖尿病合并其他并发症时的相应表现。
2.高血压的临床表现
早期可无症状或有头痛,头晕,视物模糊,眼花,食欲不振,耳鸣,失眠等,症状与血压水平可不一致,体检可有主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长期高血压可出现左心室肥厚的体征。
3.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特有表现
①卧位高血压伴直立性低血压:
伴有自主变的糖尿病患者易出现卧位血压正常或升高伴直立的血压降低,维持直立血压需要心排出量,有效循环容量,压力感受器反射激活各种血管活性激素等的共同作用,此机制中的任一环节异常都将发生直立性低血压的可能,糖尿病时可出现上述一种或多种环节障碍,无法有效代偿以致发生直立性低血压;
②低肾素或肾素正常的高血压:
糖尿病无肾病者血浆肾素活性多正常或一小部分属低肾素活性,合并较严重程度的肾病时多出现低肾素,低血管紧张素,低醛固酮的改变。
二、诊断
1.高血压的诊断
1999年WHO对高血压诊断进行了新的定义和分级。但糖尿病和高血压研究小组因考虑到糖尿病患者存在心血管疾病的高度危险性,则提倡血压在140/90mmHg(18.6/12kPa)以上即应开始治疗。
2.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分类
(1)不伴糖尿病肾病的原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多见于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可能性较大;收缩期高血压多见于老年人,一般认为由血管的顺应性下降所致。
收缩期高血压:即当舒张压<90mmHg(12kPa)时,收缩压<140mmHg(18.7kPa)正常血压≥140mmHg(18.7kPa)单纯收缩性高血压140~149mmHg(18.7~21.2kPa)临界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2)由糖尿病肾病所致的高血压:
一般认为在糖尿病初期,患者从有微量白蛋白尿时就有血压升高的倾向,一旦进展至临床糖尿病肾病和肾功能不全阶段时,则2/3~3/4的患者合并高血压;另外,糖尿病常合并肾动脉硬化和慢性肾盂肾炎等,亦可能使血压升高。
(3)伴有站立性低血压的高血压:
卧位高血压,立位时性低血压(或血压正常),多认为由糖尿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所致。
(4)其他原因引起的高血压:
与非糖尿病高血压患者一样,糖尿病高血压患者亦需寻找引起血压升高的其他继发性高血压:
库欣综合征或库欣病、嗜铬细胞瘤(或嗜铬细胞增生)、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肢端肥大症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均可引起继发性高血压,并常合并糖尿病;
包括肾实质疾病(各种急性和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盂积水、多囊肾等)、肾血管疾病(肾动脉纤维肌性结构不良、肾动脉粥样硬化、肾动脉栓塞、多发性大动脉炎引起的肾动脉狭窄等)和肾外伤性疾病(肾周围血肿、肾动脉血栓和肾动脉夹层血肿等);
主要有动静脉瘘、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和主动脉缩窄等;
由于颅内肿瘤、炎症、脑血管疾病或脑外伤等原因引起的颅内压增高,均可发生高血压,间脑综合征由于间脑的血管舒缩中枢功能障碍,可引起血压升高;
妊娠毒血症、血卟啉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绝经期综合征和物(如糖皮质激素和等)的不良反应。
3.头部表现
头痛、头胀、头晕、耳鸣、失眠、颈项僵硬、视物昏花。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动脉硬化,变细,动静脉交叉,渗出,出血,视盘水肿,有时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存,导致失明。
4.心脏表现
长期高血压出现心肌肥厚、心脏扩大,形成高血压心脏病,病人会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乏力,查体可见心尖搏动强而有力,呈抬举样,心界向左下扩大,主动脉瓣听诊区,第二心音亢进,心尖部可闻及收缩期杂音。严重时出现心力衰竭。
5.出现水肿
最后肾功能衰竭,发生尿毒症。临床上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与高血压引起的肾动脉硬化症不易鉴别。
以上小编为您整理了糖尿病和高血压的症状相关知识,下面继续为您讲解糖尿病和高血压并发症,糖尿病和高血压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相关知识?
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并发症 糖尿病和高血压并发症
1.大血管疾病
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动脉硬化性疾病的危险因素,来自Framinghan的研究报告,两个或两个以上危险因素同时存在升高动脉硬化事件的危险性呈相乘而不是相加形式。无论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均影响寿命,平均动脉压每增加10mmHg,心血管病的危险性就增加40%。临床荟萃分析提示,若血压从115/75mmHg开始,收缩压每增加20mmHg,舒张压每增加10mmHg,心血管事件就成倍增加,我国未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中,70%~80%死于脑血管病,10%~15%死于冠心病,5%~10%死于肾衰。高血压和糖尿病均可导致血管内皮损害,启动一系列现象:如血小板的黏附、聚集、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的释放、平滑肌细胞增殖、巨噬细胞的迁移和脂质堆积在动脉壁,最后纤维化、坏死、溃疡和血栓形成。正常的动脉内皮细胞可产生前列环素,抑制血小板黏附,糖尿病状态内皮细胞前列环素产生降低,且常见血脂异常及纤溶障碍,进一步促进动脉硬化。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时,冠心病(包括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和严重性明显增加,与非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相比,糖尿病伴高血压者左心室肥厚和充血性心衰的发生率明显增加;脑血管意外和一过性缺血性发作危险性尤其增高。在非糖尿病人群中的大范围临床研究显示有效的抗血压治疗可明显降低脑血管意外和充血性心衰的发生,上述结果可能同样适用于糖尿病患者。最近来自UKPDS(英国联合王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项目)的研究报告,严格控制血压(卡托普利或美托洛尔)可明显降低糖尿病有关死亡的危险性和糖尿病有关的并发症(包括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和进展。高血压的存在亦增加糖尿病患者肾动脉硬化和周围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2.糖尿病肾病
高血压的存在是促进糖尿病肾病发生和进展加速的一个重要因素。高血压可进一步加剧糖尿病患者已存在的肾小球血流动力学异常(主要是肾血浆流量增加、肾小球高滤过和肾小球内高压)。
3.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亦增加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促进其进展。有前瞻性报告收缩压大于145mmHg的糖尿病患者其视网膜渗出的发生率高于血压低于125mmHg者2倍,并发现视网膜病变的严重性与血压的水平明显相关,与舒张压低于70mmHg的患者相比,舒张压高于70mmHg的患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速度较快。短期临床研究亦报告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I)降血压治疗,可减轻糖尿病视网膜的渗出和延缓背景性视网膜病变的进展。
4.糖尿病变
现尚无针对高血压和糖尿病变关系的研究报告。个别报告感觉变与肾脏损害和血压水平相关。动物实验显示应用ACEI如赖诺普利可改善坐骨神经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使缺氧性神经传导阻滞恢复正常,提高毛细血管密度。
友情提示: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糖尿病和高血压症状,糖尿病和高血压并发症相关知识,更多其他疾病相关内容,你可以在站内搜索框输入你想要了解的疾病,如:“糖尿病和高血压”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到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