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病症 > 症状 > 

【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症状】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早期症状

作者:佚名     时间:2017-04-03     浏览:455    

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症状


真菌性角膜溃疡症状


真菌性角膜溃疡的诊断比较困难,一般应从下列三方面着手。


1、病史


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应进一步作病原体检查。①农村患者,起病前有稻谷等农业外伤史,或角膜炎史,或挑除异物史。②较长时间滴用或球结膜射多种抗生素而溃疡未能控制者。


2、症状及体征


①常伴有前方积脓的白色、黄白色或灰白色溃疡,其发展程度与病程对比,相对为慢性者。②眼部症状与溃疡大小对比,相对为轻微者。


3、病原


①溃疡坏死组织进行刮片检查,可找到真菌菌丝;将刮片接种于真菌培养基上,可有真菌生长。②细胞培养一般阴性,或仅有杂菌生长。


真菌的检查方法:取溃疡面坏死组织进行涂片检查,如能找到真菌菌丝,或取坏死组织进行培养,而有真菌生长,是最可靠的诊断依据。采取标本方法是先滴表面麻醉剂,然后用尖头小刀片在浸润致密处刮取直径0.5毫米溃疡部坏死组织一小块,作为标本。一般先做氢氮氧化钾涂片检查,如果尚有标本可取,可同时作真菌培养。有时,一次以兔过多损伤瞳孔区角膜,切勿在溃疡深处采取标本,以防溃疡穿孔。


刮取标本时,有时已能在真菌性与细菌性之间作出初步鉴别。一般说来,真菌性溃疡面的坏死组织呈 苔垢 或 牙膏 样,质地疏松,缺少粘性;而细菌性溃疡面的坏死组织呈 胶冻 样,富于粘性。


⑴真菌涂片法


取溃疡面坏死组织一小块置于玻片上,滴5%氢氧化钾溶液一小滴于其上,覆以盖玻片,略加轻压。用高倍显微镜检查,即可检得真菌菌丝。多者常满布视野,但少量菌丝则需仔细检查才能发现。涂片阳性,一般即可确定诊断。标本需当时检查,不能保存。


⑵真菌培养法


取坏死组织一小块,置于固体土豆或沙氏培养基斜面上。如能同时接种在几个培养基上,则有助于提高培养阳性率。放在摄氏37度温箱内,每日观察。接种次日起即有真菌生物可能。如果一周后尚未见生长,即为阳性。培养法可以观察真菌菌落的形态、色泽,在显微镜下检查菌丝、孢子等,以鉴别菌咱,保存菌种以及作药物敏感度试验。培养的阳性率一般涂片为低。


开始时仅有眼部划物敏感或感,伴有视力模糊。有外伤史者,在后数天内出现溃疡,发展较缓,和外伤后迅速发展的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有所不同。


早期眼睑红肿及畏光流泪等症状轻重不等,严重阶段症状大多反见较轻。充血常很严重,主要为混合性,部分病例可有少量灰白色分泌物。


由于真菌菌株的不同,感染时间的久暂以及个体情况的差异,临床上所见到的溃疡形态很不一致。典型的早期溃疡呈灰白或乳白色,常为不规则形。表面粗糙,致密,略高出平面。溃疡和浸润的密度分布不均匀,溃疡与健区角膜分界大多清楚,溃疡边缘常不整齐。


较大的溃疡常为黄白色,多数为不规则圆形,表面似干燥粗略,呈 苔垢 或 牙膏 样。基质浸润致密,溃疡边缘稍有隆起。病变如发展,溃疡周围可见结节状或树根样基质浸润。


有人对于真菌性角膜炎常用以下名称描述。


菌丝苔波:是附着在溃疡表面的菌丝和坏死组织。色白不透明,微隆起,与健区角膜分界清楚。可刮除,刮除后的溃疡面较透明。


菌丝灶:是真菌菌丝长入角膜基质的病灶。表面微隆起干燥粗糙。混浊区的浸润密度浓淡不一致。质地较硬,用刀刮时,刀尖上附着的刮物很疏松。刮过后的溃疡仍混浊不透明。


菌丝灶边缘:有些溃疡边缘毛糙不齐。有时伸出树根浸润,称为 伪足 ;或在溃疡周围出现孤立的结节状圆形浸润点,称为 卫星灶 。


反应环:在菌丝灶的周围有一圈炎性细菌浸润,一般不太宽,约1~2毫米,是机体对菌丝的防卫反应。有人称做 免疫环 。


分界沟:位于菌丝灶和反应环中间。此处炎症细胞浸润最多,是浅层组织坏死,轻度低陷而成的浅沟。


真菌性角膜溃疡的裂隙灯检查,溃疡的发展由浅层到深层。早期溃疡为浅表性,角膜厚度几乎无甚改变。溃疡底部为浓密的基质浸润,可达角膜全层的0.2、0.4、0.6不等。基质水肿虽轻,但常为全层性。正对菌丝灶后面的内皮,常有水肿粗糙及增厚,同时伴有皱褶,有人称做 内皮斑块 。有时整个角膜出现弥漫性雾状水肿,提示溃疡在发展中。


溃疡的发展过程,常先在周围或底部出现浸润,继而形成脓疡,脓疡坏死而成溃疡,溃疡面坏死组织不断融解脱落,使角膜逐渐变薄,最后导致穿孔。


穿孔一般较缓慢,位置、大小及形态不定。穿孔处经常微隆起,每有虹膜显露,穿孔时角膜略呈圆锥形。穿孔发生率约10%左右。


有时坏死组织虽未脱落,角膜即已出现 漏水 现象,以至前房在不知不觉中消失。又有时在坏死的角膜组织中,显露少许虹膜组织,亦是溃疡穿孔的另一种E象。


溃疡一旦穿孔,炎症渐见减轻,但较在面积的穿孔,前房多数很难再度形成。溃疡坏死组织不断脱落,可使透明的后弹力层完全暴露,虹膜清晰可见,由于抵挡不住正常的眼内压,进而发展成角膜局部或全部葡萄肿。


当溃疡趋向愈合时,眼痛减轻,症状改善,粘性分泌物消失,溃疡色泽由黄白转变为灰白色,溃疡表面清洁,周围上皮向内生长,荧光素着色范围缩小。前房积脓和丁道尔现象以及角膜后沉着物减少。溃疡愈合后,角膜基质仍有浸润及水肿,常需历时数月才能吸收。


溃疡愈合过程中可有新生血管伸入。细长单枝者少见,密集粗短的每见于菌丝灶周围,颇似角膜变小,角膜缘内移。


严重的虹膜睫状炎反应,是真菌性角膜溃疡特征之一。约50%病例可有前房积脓,自1毫米或2~3毫米,少数病例积脓可达前房一半以上,甚至充满整个前房。积肥脓呈乳白或淡黄色,前者为溃疡早期现象,而后者常代表炎症发展至严重阶段。脓液粘稠,不易移动。溃疡、脓疡以及前房积脓三者时在形态上融为一体,易于混淆,需裂隙灯切面检查,才能区别。


角膜后沉淀物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棕灰色的粉末状或细颗粒状,每见于溃疡早期,面积较小的病例,前房大多无脓或少量积脓。另一类是淡黄色浆糊样片状,或者是灰白色斑块状,附着于粗糙的角膜内皮面上,通常伴有前房积脓。前房积脓如果未能吸收,最后在前房角、虹膜、晶体表面形成机化膜。


真菌性角膜溃疡已经愈合,上皮生长,荧光素完全不染色时,在短期内仍有复发可能,这是同细菌性溃疡不同之处。


以上小编为您整理了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症状相关知识,下面继续为您讲解真菌性角膜溃疡并发症,真菌性角膜溃疡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相关知识?

真菌性角膜溃疡的并发症


真菌性角膜溃疡并发症


本病常伴有严重的虹膜炎反应,必须用阿托品充分扩大瞳孔。皮质激素类药物对溃疡有扩散作用,无论局部与全身皆不宜使用。


友情提示: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真菌性角膜溃疡症状,真菌性角膜溃疡并发症相关知识,更多其他疾病相关内容,你可以在站内搜索框输入你想要了解的疾病,如:“真菌性角膜溃疡”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到您。

 
喜 欢

196

 
上一个:【轮状病毒所致胃肠炎的症状】轮状病毒所致胃肠炎的早期症状
下一个:【纵隔炎的症状】纵隔炎的早期症状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