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病症 > 症状 > 

【大脑大静脉瘤的症状】大脑大静脉瘤的早期症状

作者:佚名     时间:2017-02-21     浏览:699

大脑大静脉瘤的症状


大脑大静脉瘤症状诊断


一、症状:


大脑大静脉瘤,根据发病年龄可将病变的临床表现分为四个年龄组:


1.新生儿组:


典型表现为出生后不久的高输出量、前负荷性的心力衰竭,几乎出现于所有病儿。心力衰竭的程度依赖瘘口大小和有无静脉栓塞。颅骨听诊能闻及持续颅内杂音。颈静脉血氧饱和度明显升高。头颅CR、MRI能发现动脉瘤样病灶,血管造影上病灶前缘和下缘可见众多细小的供应动脉,多属于Yasargil Ⅰ型、Ⅱ型和Ⅲ型,以Ⅲ型最多见。超声检查还可发现颈内静脉内持续性血流,不同于正常时的波动性血流。在病灶处可探及无回声阴影,血流也呈持续性。手术治疗颅内病灶不能改善顽固性心力衰竭,并可因术中血压降低,诱发心肌梗死。患儿多死于心力衰竭。尸检发现脑内有脑室旁软化灶、脑实质深部出血、皮质胶质增生、梗死和钙化、皮质下空泡化等病理改变,大脑大静脉异常扩大,并与很多细小动脉相连。脑损伤发生的机制主要是动脉盗血、继发于心力衰竭的脑缺血、出血性梗死、病变及手术创伤等。




2.婴儿组:


临床上分为两组:


1)新生儿期曾出现心脏失代偿,但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随后(出生后1~12个月)出现头围增大,颅内杂音,以头后外侧听诊明显。


2)没有心脏失代偿病史。婴儿因头围增大而就诊,发现脑积水。胸片可发现心脏肥大。


患儿脑室可明显扩大,累及侧脑室和第三脑室。以往认为脑室扩大的原因是增大的大脑大静脉中脑导水管,引起阻塞性脑积水。但近年来病理生理研究和影像学研究显示患儿导水管常保持通畅,而且病儿并无脑积水临床表现。CT或MRI上没有脑室旁水肿。目前认为,矢状窦和静脉系统内压力增高,影响脑脊液吸收障碍是脑室扩大的主要原因。通常脑血管造影可显示充盈的囊样病灶,并可在动态观察造影剂冲入囊内,形成湍流。偶尔,病灶内血栓形成,完全闭塞囊腔,不能显影。如囊壁上血栓形成,囊腔存在,可在CT上显示 靶征 。通常此型中瘘口较新生儿组小,且大多只有一个瘘口,相当于Yasargil Ⅰ型。


癫痫也是该组病儿的主要临床表现。长时间脑内盗血,可引起脑缺血。脑梗死以及退行性变是癫痫的病理基础。


3.儿童组:


2岁以上的儿童大多以头围增大发病。部分病人可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心脏也可有轻度扩大。颅骨听诊可闻及颅内杂音。但需与儿童颅内生理杂音相鉴别。一般在正常婴儿或儿童中,也可在颅骨或眼球旁闻及杂音,以眼球或颞侧明显,收缩期杂音增大,颈动脉杂音可消失。但大脑大静脉瘤杂音以顶结节和中线后部附近明显,在新生儿和婴儿杂音较强,收缩期和舒张期均可闻及,也可为连续性。


4.成人组:


包括年长儿童、青少年或青年。临床表现多种:蛛网膜下腔出血、松果体区占位、高颅内压和脑积水等。头CT或MRI可作鉴别诊断。病理生理上,患者动静脉瘘口小,流速低,或属于继发性大脑大静脉瘤。


二、诊断:


本病的诊断主要依靠发病年龄及临床表现,但确诊需要放射学检查。新生儿出现顽固性心力衰竭伴颅内血管杂音;婴儿出现脑积水均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对于能听到颅内血管杂音或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则诊断可基本确定。进一步确诊可行脑血管造影、CT扫描或MRI。


以上小编为您整理了大脑大静脉瘤的症状相关知识,下面继续为您讲解大脑大静脉瘤并发症,大脑大静脉瘤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相关知识?

大脑大静脉瘤的并发症


大脑大静脉瘤并发症


大脑大静脉瘤患者如有颅内动静脉瘘形成、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回心血量增加时,心脏排出量升高,导致心室肥大、肺动脉高压,可引起心力衰竭。另外,因矢状窦和静脉系统内压力增高,影响脑脊液吸收障碍,造成脑室扩大,形成脑积水。


友情提示: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大脑大静脉瘤症状,大脑大静脉瘤并发症相关知识,更多其他疾病相关内容,你可以在站内搜索框输入你想要了解的疾病,如:“大脑大静脉瘤”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到您。

喜 欢

370

复制下面链接,发给你最好的朋友,每天共同健康多一点!
上一个:【细支气管肺泡癌的症状】细支气管肺泡癌的早期症状
下一个:【老年人流行性感冒的症状】老年人流行性感冒的早期症状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  美文欣赏 -  寓言故事大全 -  人生语录 -  微语录 -  语录大全 -  造句大全 -  一边一边造句 -  即使也造句 -  只要就造句 -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  创业成功故事 -  创业资讯 -  生活小妙招大全 -  生活常识大全 -  健康常识 -  生活常识 -  写人的作文 -  优秀作文 -  小学生作文大全 -  好句子摘抄 -  句子赏析 -  优美句子摘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