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病症 > 症状 > 

【森林脑炎的症状】森林脑炎的早期症状

作者:佚名     时间:2017-02-12     浏览:730    

森林脑炎的症状


一、症状


根据病情发展可以分为如下4个阶段


森林脑炎一般病程14~28天,但有少数患者可留有后遗症,如失语、痴呆、吞咽困难、不自主运动,还有少数病情迁延可达数月或1~2年之久,患者表现为弛缓性瘫痪、癫痫及精神障碍。


近年来国内报告,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症状较过去有所减轻,病死率也明显降低,可能与采取免疫注射,加强对症治疗有关。


1、潜伏期一般为10~15天,


最短2天,长者可达一个多月。


2、前驱期一般数小时至3天,


部分患者和重型患者前驱期不明显。轻型患者起病多缓慢,有发热、头痛、全身酸痛、耳鸣、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经3~4天后出现神经系统症状。重型患者起病急骤,突发高热或过高热,并有头痛、恶心、呕吐、感觉过敏、意识障碍等,迅速出现脑膜症,数小时内进入、抽搐、延髓而死亡。


3、急性期病程一般为2~3周


1)发热:


一般起病2~3天发热达高峰(39、5~4l℃),大多数患者持续5~10天,然后阶梯状下降,经2~3天下降至正常。热型多为稽留热热,部分患者可出现弛张热或不规则热。


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或更高,达数天或1周以上,24小时体温波动不超过1℃。


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是指体温常在39度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幅度达2℃以上,最低体温仍超过正常水平。


2)全身中毒症状:


高热时伴头痛、全身肌肉痛、无力、食欲缺乏、恶心、呕吐等,并由于血管运动中枢的损害,患者还可出现面部、颈部潮红,结膜充血,脉搏缓慢。部分重症患者有心肌炎表现,常有心音低钝,心率增快,心电图检查有T波改变。严重患者可以突然出现心功能不全,急性肺水肿等。


3)意识障碍和精神损害:


约半数以上患者有不同程度神志、意识变化,如昏睡、表情淡漠、意识模糊、,亦可出现谵妄和精神错乱。


4)脑膜受累的表现:


最常见的症状是剧烈头痛,以颞部及后枕部持续钝痛多见,有时为爆炸性和搏动性,呈撕裂样全头痛,伴恶心、呕吐、颈项强直,脑膜征。一般持续5~10天,可和同时存在,当意识清醒后,还可持续存在1周左右。


5)肌肉瘫痪:


以颈肌及肩胛肌与上肢联合瘫痪最多见,下肢肌肉和颜面肌瘫痪较少,瘫痪多呈弛缓型,此与乙型脑炎不同。一般出现在病程第2~5天,大多数患者经2~3周后逐渐恢复,少数留有后遗症而出现肌肉萎缩,成为。由于颈肌和肩胛肌瘫痪而出现本病特有头部下垂表现,肩胛肌瘫痪时,手臂摇摆无依状态。


6)神经系统损害的其他表现:


部分患者出现锥体外系统受损征,如震颤、不自主运动等。偶尔可见语言障碍、吞咽困难等延髓症状,或中枢性面神经和舌下神经的轻瘫。


4、恢复期此期持续平均10~14天,


体温下降,肢体瘫痪逐步恢复,神志转清,各种症状消失。


二、根据病情轻重分为


1、顿挫型:


仅有轻度头痛,可有恶心、呕吐,体温38℃左右,维持l~3天即迅速下降。


2、轻型:


多有发热、头痛、头昏、食欲缺乏和全身酸痛等全身感染症状及脑膜征,脑症状不明显。多在5~7天体温开始下降,逐步降至正常,无后遗症。


3、普通型(中型):


出现高热、头痛、呕吐及脑膜征,伴有不同程度肌肉瘫痪,多在7~10天体温降至正常。


4、重型:


突发高热、头痛、、迅速出现脑膜征及颈肌和肢体肌肉瘫痪,或在发病短期出现上行性。危重患者如抢救不及时,可于1~2天内死亡,少数5~10天内或迁延数月因呼吸衰竭等而死亡。


三、按临床神经系统表现与病理特点


1、脑膜炎型:


主要是头痛、恶心、呕吐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受累的临床表现,而无瘫痪或意识障碍。


2、脑膜脑炎型:


除脑膜炎型症状外尚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可伴有惊厥、锥体束征或锥体外系统体征。


锥体束征:成年病人若出现则为病理反射。包括:


1)Babinski征


患者仰卧、下肢伸直,检查者手持患者踝部,用钝头竹签沿足底外侧缘,由后向前至小趾跟部并转向内侧,阳性反应为拇趾背伸,余趾呈扇形展开。


2)Oppenheim征


医生用拇指及示指沿患者胫骨前缘用力由上向下滑压,阳性表现同Babinski征。


3)Gorden征


检查时用手以一定力量捏压腓肠肌,阳性表现同Babinski征。


4)Chaddock征


竹签在外踝下方由后向前划至趾跖关节处为止,阳性表现同Babinski征。


5)Gonda征


紧压足外侧两趾向下,数秒钟后突然放松,阳性表现同Babinski


征。


6)Hoffmann征


使病人腕部稍为背伸,手指微屈曲,检查者以右手食指及中指轻夹病人中指远侧指间关节,以拇指向下弹按其中指指甲,拇指屈曲内收,其它手指屈曲者为阳性反应。


7)Schaffer征


(夏菲征)用拇、示指捏压病人跟腱,出现拇趾背屈为阳性。


锥体外系反应:出现肌张力增高、面容呆板、动作迟缓、肌肉震颤、流涎等帕金森综合征样症状;急性肌张力障碍,出现强迫性张口、伸舌、斜颈、呼吸运动障碍及吞咽困难;不能,出现坐立不安、反复徘徊;迟发性运动障碍,出现口――舌――颊三联征,如吸吮、舔舌、咀嚼等,此即为锥体外系反应。


3、脑干型:


除脑膜脑炎症状,还有脑干运动神经核损害表现。如面神经和舌下神经瘫痪,语言障碍和吞咽困难等表现。


4、脊髓灰质炎型:


主要表现为肌肉弛缓性瘫痪。


5、上升型(Landry型):


开始症状轻,下肢出现瘫痪,此后病变随神经通路上升至颈部,可致周围性呼吸,最后为延髓。


6、混合型:


是临床上症状最重的一型,具有上述几型临床综合表现,病死率极高。


四、诊断


诊断依据流行季节(春秋季5~7月)在疫区曾有蜱叮咬病史,或饮生奶史。临床表现有高热、头痛、恶心、呕吐、颈肌瘫痪;白细胞升高,脑脊液压力增高,细胞数及蛋白质轻度增加;血清学检测补体结合、血凝抑制、ELISA试验阳性,或RT-PCR检查阳性。


以上小编为您整理了森林脑炎的症状相关知识,下面继续为您讲解森林脑炎并发症,森林脑炎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相关知识?

森林脑炎的并发症


森林脑炎并发症:


为支气管肺炎,多见于或延髓患者,此外为心肌炎及唇疱疹。


1、支气管肺炎:


支气管肺炎(bronchopneumonia)又称小叶肺炎,为小儿最常见的肺炎。发展中国家小儿肺炎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发达国家,病死率和t死亡率更高于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相似,小儿肺炎是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严重疾病,无论是发病率还是病死率均居首位。在我国,肺炎占儿科住院患者24.5%~65.2%;5岁以下儿童每年105万死亡病例中,死于肺炎者占30万为此年龄组儿童第一位死因。根据国内16个单位的儿科统计,22504例肺炎住院病例中支气管肺炎占93.7%,多见于婴幼儿。肺炎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及气候骤变时,有些华南地区反而在夏天发病较多。室内居住拥挤、通风不良、空气污浊、致病性微生物较多,容易发生肺炎。支气管肺炎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按病理形态的改变分为一般支气管肺炎和间质性支气管肺炎两类。前者多由细菌所致,后者则以病毒为主。临床常笼统地诊断为支气管肺炎。


一般症状为:起病急骤或迟缓。骤发的有发热、拒食或呕吐、嗜睡或烦躁、喘憋等症状。发病前可先有轻度的上呼吸道感染数日。早期体温多在38~39℃,亦可高达40℃左右,大多为驰型或规则发热。弱小婴儿大多起病迟缓,发热不高,咳嗽和肺部体征均不明显。常见拒食、呛奶、呕吐或呼吸困难。


2、心肌炎:


心肌炎(myocarditis)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的局限性或弥漫性炎症。虽然某些心肌炎由于在终期可过渡为充血性或限制性心肌病,而被某些学者视为继发性心肌病,但在发病学上心肌炎毕竟是可区分的疾病类型。引起心肌炎的原因很多,诸如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免疫反应,以及物理、化学因素等均可引起心肌炎。


常见症状为:青壮年发病较多,常先有原发感染的表现,如病毒性者常有发热、咽痛、咳嗽、呕吐、腹泻、肌肉酸痛等。大多在病毒感染1-3周后,出现心肌炎的症状,由于心律失常可致心悸因排血量降低而感无力。累及心包膜及胸膜时,胸闷、胸痛、亦可有类似心绞痛的表现。


3、唇疱疹:


唇疱疹是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它通常发生于发烧、感染、感冒,或日晒风吹后、生活紧张、期间、睡眠不足或当免疫系统受抑制时。这种病具高度传染性。潜伏期约3―10天,出现唇疱疹后,可能维持3周之久。如果有过敏倾向,免疫系统虚弱,因此也可能易患唇疱疹。


友情提示: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森林脑炎症状,森林脑炎并发症相关知识,更多其他疾病相关内容,你可以在站内搜索框输入你想要了解的疾病,如:“森林脑炎”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到您。

 
喜 欢

391

 
上一个:【咽旁脓肿的症状】咽旁脓肿的早期症状
下一个:【新生儿喉喘鸣的症状】新生儿喉喘鸣的早期症状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