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丹毒的症状 一、症状
本病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潜伏期约1~5天,皮损以手部多见,临床上分为三型:
1.局限型 为最常见的一型,损害与丹毒相似,仅限于手指或手及足背,多为单侧性,呈局限性红斑或紫红斑,边缘轻度水肿,表面有水疱或大疱,境界明显,可向周围扩延,中心自愈。经过缓慢,无全身症状。自觉局部灼热、瘙痒或刺痛,病程约3~4周,愈后易复发,细菌血液培养阴性。
2.弥漫型 少见,开始于手指端,以后沿手臂向其他部位蔓延,皮疹时隐时发,可持续数天,伴有关节痛、发热等症状。患指可肿如香肠,疼痛剧烈难忍,活动障碍,细菌血液培养阴性。
3.败血症型 罕见,全身出现盘状红斑或紫斑,伴有关节痛和心内膜炎,全身反应严重,呈毒血症样表现,如不积极治疗,患者约3个月左右死亡。细菌血液培养阳性。
二、诊断
局限型根据职业、手指有刺伤史及微高而清楚的边缘、褪色的紫红色斑片、局部肿胀、活动受限等特点,一般不难诊断。全身型除上述典型皮疹外,常伴有低热,患指可肿胀、剧痛,指关节活动障碍,诊断亦不甚困难。败血症型,则只有根据职业、临床症状(全身出现广泛性红斑、全身症状严重、伴有关节痛等)及血细菌培养阳性才能确诊。
以上小编为您整理了类丹毒的症状相关知识,下面继续为您讲解类丹毒并发症,类丹毒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相关知识?
类丹毒的并发症 发病初期患者主诉有畏寒,全身不适,头痛等。随后出现高烧,体温可达40℃,局部出现红色斑块,鲜红、有烧灼感,用手指轻压可褪色。皮肤有轻度水肿,炎症与周围界限清楚,边缘稍高出皮面,有时出现充满浆液性液体的水疱,病变附近的淋巴结肿大。下肢的丹毒常反复发作,引起皮下淋巴管阻塞,组织增厚,常见并发症:败血症型伴有关节痛和心内膜炎。
友情提示: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类丹毒症状,类丹毒并发症相关知识,更多其他疾病相关内容,你可以在站内搜索框输入你想要了解的疾病,如:“类丹毒”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到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