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美容 > 减肥瘦身 > 

7个减肥方法改善酸性体质让你更易瘦

作者:佚名     时间:2014-01-20     浏览:897    


人体体质可以用“酸碱”来区分。酸性体质不但导致各种慢,还会导致痴肥、肌肉皮肤松弛等,影响减肥塑身的效果。所以,需要减肥者,首先就要排酸。排除人体过量酸的最重要方法之一是通过肾脏排酸,每天饮足够的水,约6-8杯(2.5升)水。


减肥不仅仅是少吃这么简单,还要学会排酸,清理身体垃圾,有个健康的体质,减肥会事半功倍。下面编辑教大家7个减肥方法改善酸性体质,让你更易瘦。


人体体质可以用“酸碱”来区分。酸性体质不但导致各种慢,还会导致痴肥、肌肉皮肤松弛等,影响减肥塑身的效果。所以,需要减肥者,首先就要排酸。


排酸五大有效方法


一、饮水


排除人体过量酸的最重要方法之一是通过肾脏排酸,每天饮足够的水,约6-8杯(2.5升)水,就能促进净化过程。建议多饮用含碱丰富的饮料,如含钙和含镁的矿泉水和草煎汁。


二、放松运动和瑜伽


心理平衡,对保持酸碱平衡起决定性作用。体液酸化时,理想的补偿方法是进行自体放松运动和瑜伽锻炼。


三、呼吸新鲜空气


通过肺,准确地说是通过咳嗽也能排除掉,经常从事户外运动有助于这一过程。如果运动出一点汗,效果更佳,因为皮肤能通过汗液排除掉人体的酸性物质。


四、限制某些物


特别是止痛,也包括,无一不对代谢作用产生干扰,酸碱平衡也因此受到干扰。服用上述物,就应尽量多吃蔬菜和水果,以此抵消酸性因素对人体的危害,身体的疼痛也能通过强碱性食物得以减缓。


五、松弛浴


浴缸水温37℃,添入100克可溶解的碳酸氢钠(小苏打),浴后尽量休息。


“排酸”要从生活细节入手


酸性体质具有体重起伏不定的特性,并有疲劳感。为自己的健康着想,最好保持身体的酸碱平衡,应时常注意你的饮食是否合理,一不合理,就立即采取补救措施。例如,吃一份“酸性”披萨饼,应加喝一大杯碱性西红柿汁,其对身体的害处就减少一半。吃一块蛋糕,则可喝一碗浓菜汤或吃一碟生菜来予以平衡。


1、不吃夜宵。


通常晚上8点过后进食就称之为夜宵。因晚上人体活动力低,且大部分处于休息状态,因此食物留在肠子里会变酸、发酵、产生毒素,使体质变酸。


2、调整饮食结构。


酸碱食物的比例建议为2:8。多喝碱性离子水,少喝酸性水,如纯净水、可乐等。如果体质偏酸性,可多食用碱性食物,例如糙米、蔬菜水果,海藻类食品也是很好的选择。


3、细嚼慢咽。


任何时候绝不应匆匆忙忙地进食,而应细细地咀嚼食物、津津有味地吃,因为细嚼慢咽等于消化了一半,未经咀嚼而吞咽下去的和未完全消化的食物会产生发酵酸。


4、晚餐不应太晚。


吃得太晚,食物没有消化就上了床,会使体内产生大量发酵酸。


5、要吃早餐。


不吃早餐,直到中午才进食,胃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会造成胃酸分泌过多,使得体质变酸。


排酸食谱自然又健康


酸性体质者新陈代谢时会生成一些有毒的酸性,不能马上排除,这些堆积在体内,四肢重!排泄浊!口舌黏!浑身腻!这就是中医认为的“痰”。代谢过程不畅通而产生的,使得身体就像个废旧的垃圾场,形成了难减的易胖不易瘦的体质,而且酸性体质的人一般容易出现脾气暴躁、暴饮暴食的状况。所以,减肥不光是少吃就可以了,清理好身体垃圾、学会排酸也很重要。


推荐给大家一份自然、健康的三日排酸食谱:


第一天食谱:


早:全麦吐司一片+苹果一个


午:米饭小碗+炒土豆青椒丝+黄瓜拌豆腐+紫菜汤


加餐:橘子一个


晚:米饭小碗+煮虾(15只)+胡萝卜炒木耳


第二天食谱:


早:麦片粥(一小碗)+葡萄干+酸奶一杯


午:银耳薏苡粥一碗+白灼甘蓝+蒜泥空心菜


加餐:香蕉一个


晚:红豆粥+拌海带+蒸鸡蛋


第三天食谱:


早:小馒头一个+猕猴桃两个


午:杂粮饭+清炒西兰花+小白菜豆腐汤


加餐:低脂牛奶一杯


晚:红薯粥+蒸茄子+西红柿炒卷心菜

 
喜 欢

523

 
上一个:照做必瘦!超实用有效24小时减肥方案
下一个:10个走路减肥方法助你走出凹凸迷人曲线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


假如内容还不错的话,就分享给朋友仔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