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美容 > 美容护肤 > 

化妆品汞超标 请别谈“白”色变

作者:佚名     时间:2016-11-11     浏览:505


化妆品本该起到美容养颜的作用,而近年来,化妆品重金属超标的新闻屡见不鲜,被点名的甚至不乏国际大牌。13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古韵”、“蓉贵妃”等品牌的一些美白祛斑化妆品汞含量超标6万倍,导致使用者汞中毒,甚至患上肾病综合征。这两天,化妆品汞含量超标的新闻在微博上立刻成为关注热点,让不少爱性对自己正在使用的美容产品担心不已,有的网友甚至发出感慨“晒黑就晒黑吧,再也不用美白产品了!”。更有消费者提出质疑,“美容院向你推销护肤品时都告诉你是‘进口的’,但消费者实际上很难判断使用的究竟是什么!”化妆品如此沸沸扬扬的讨论,爱美白的你还敢使用美白化妆品吗?


1.美白产品为何用汞?


便宜、有效、快捷,若不是有毒,汞类堪称完美的美白剂。


2.含汞的产品有何危害?


a.汞剂会和脂肪结合形成黑色物质,所以速效美白后会出现更严重的斑。


b.汞进入体内极难排出,形成积蓄性中毒,对人体的肝、肾、神经、骨骼等造成严重的损害。


3.汞添加物是什么东西?


汞的化合物很多,最易于添加到违禁化妆品中的是氯化氨基汞,白色无味,不会影响产品外观,而则是红色,所以不像氯化氨基汞那么常用。


4.所有的美白产品都必须含汞才能美白么?


错!!在美白产品中添加汞的是违禁行为。安全的美白成分有很多,如维生素C、B3,许多植物萃取成分,如甘草定、熊果苷、当归、川芎、茶多酚等。只是这些成分更贵,而且见效没有那么明显。


实际上,消费者追求速效美白、祛斑的错估观念给了这些违禁产品生产空间。


5.如何避免含汞的产品呢?


a.不要盲目的追求速效美白、祛斑产品。


b.从历次检查结果看,批发市场、农村和小城镇的美容院、网购是违禁产品的主要流通渠道。


由于Hg是化妆品进入正轨流通渠道的必检项目,所以较知名品牌(正规渠道)可以不用担心。一些小城市中有专门卖假冒名牌的化妆品店则需要多加警惕。


6.怎样检测产品中是否含有汞呢?


日常生活做定量检测比较难,但是可以做定性检测,不过火烧、沉水之类的方法均属谣言。以下几种方法可供参考:


a.取嫌疑产品涂于纸上,滴30%氯化亚锡和2滴苯胺,如果变黑灰则为严重超标。


灵敏度:中


b.将嫌疑产品稀释,加入碘化钾饱和溶液,立即出现橙红色沉淀物,继续滴入,沉淀消失,则为严重超标。


灵敏度:中


c.取嫌疑产品涂于滤纸上(滤纸上没有荧光剂),滴上DLZ-1的乙醇溶液,在验钞机紫外灯下可见明显蓝绿色荧光者超标。灵敏度达2mg/Kg(2PPM)


灵敏度:高


消费者担心美容院产品有问题


“美容院向你推销护肤品时都告诉你是‘进口的’,但消费者实际上很难判断使用的究竟是什么!”这两天,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有关“美容院美白祛斑化妆品汞含量严重超标”的话题,让不少爱性对自己正在使用的美容产品担心不已。


“这批护肤产品都是我们总监在韩国彩妆大会上买的,国内买不到,价格虽然比较贵,但效果非常好。”美容顾问向前来咨询的消费者极力推销一款韩国美白产品,这款售价2980元的产品,外包装上都为韩文和英文标示,普通市民根本弄不清楚。


“昨天美容顾问还向我推荐一款号称是进口的护肤产品,结果仔细一看,虽然是一个品牌,但外包装上明明写着生产地是广州!”市民黎女士告诉记者,除了用国产产品冒充“洋品牌”,更令她担心的是,美容院为她使用的到底是不是她买的产品。“做美容都闭着眼,很容易睡着,现在想想真不知道他们给我用的是什么,会不会也有不合格的产品?部门应该好好管一管! ”


网店成“问题”化妆品重灾区


除了美容院的护肤产品让人担忧,记者发现,不少购物网站也是“问题”化妆品的重灾区。昨天,记者在一家购物网上发现,虽然没有被央视曝光的两款产品,但被曝光品牌的其它产品依然在。其中,一款声称能“深层分解色素,洁净毛孔,褪黑增白,适用于各类茶色小点,茶色痤疮印,各类茶素沉着的皮肤”的 “褪黑1号”产品售价为140元,近期仍有2笔成交记录。


上海市食品品食品安全监察处处长戚柳彬说,目前本市化妆品的抽检中,未发现央视曝光的两款产品在本市出售,“韦医生”品牌的其他产品也未出现在本市化妆品市场。目前,汞、镉、铅、砷等物质的检测已列入本市化妆品的日常常规抽检中,从本市正规渠道抽检的化妆品的合格率在99%以上。在不合格的化妆品中,汞含量超标的情况确有发生,但本市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点的显示,并未出现过因汞含量超标而导致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专家提醒消费者,正规产品外包装上应该标有至少4类批号:卫生许可证、生产许可证、执行标准、生产标号、生产日期及保质期;染发、祛斑、防晒等特殊用途化妆品应该有特殊类化妆品批号。市民在选购此类化妆品时应注意,可到国家食品品网站上查询特殊类化妆品批号,避免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


“特”字号化妆品应谨慎使用


“本市的化妆品不良反应主要还是集中在接触性皮炎,我们医院还从未发现因使用化妆品而出现‘汞中毒’等严重不良反应的个例!”上海市皮肤病医院副院长王学民教授告诉记者,化妆品中严禁添加砷、镉、铅、汞、铍、镍、硒和铊等有毒物质,但在生产过程中或是原材料、杂质中,可能带入这种物质。“虽然不能排除有不法商家在产品中添加汞成分,但不太会出现恶意添加汞,来达到美白祛斑的目的,因为合法的廉价的美白祛斑成分非常多。 ”


王学民教授说,目前化妆品分为两大类,即普通用途化妆品和特殊用途化妆品。祛斑、防晒类化妆品同样属于特殊用途化妆品。这类产品外包装上有特殊类化妆品编号,也是为了便于和普通化妆品进行区分。因此,市民在选择使用这类化妆品时,切忌乱用,否则会弄巧成拙。以祛斑类化妆品为例,很多女性在面部刚出现色斑时,不经专业人员指导,凭感觉去使用祛斑类化妆品,结果斑越来越多,等到医院治疗时,往往已错过最佳治疗时间,耽误了祛斑的最好时机。还有的患者对祛斑产品的疗效求“快”,实际上反而对皮肤的长久健康造成损害。


小编支招:化妆品中含有的化学元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使用者的皮肤造成影响,因此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化妆品之前需要先对自身肤质有一个了解,选择合适的化妆品产品。另外,最好到正规的商店购买,也要看清楚外包装上的详细使用说明。只要选准质量过关的产品,MM们还是可以健康安全美白一夏天,不用谈“白”色变的。

喜 欢

285

复制下面链接,发给你最好的朋友,每天共同健康多一点!
上一个:30-33°C温水最宜洗面
下一个:摒弃化学物质 另类天然洁面法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  美文欣赏 -  寓言故事大全 -  人生语录 -  微语录 -  语录大全 -  造句大全 -  一边一边造句 -  即使也造句 -  只要就造句 -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  创业成功故事 -  创业资讯 -  生活小妙招大全 -  生活常识大全 -  健康常识 -  生活常识 -  写人的作文 -  优秀作文 -  小学生作文大全 -  好句子摘抄 -  句子赏析 -  优美句子摘抄 - 
假如内容还不错的话,就分享给朋友仔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