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益智怎么吃 中益智仁温而不热,暖而不燥,补而不峻,涩而不泄,有缓和之性,很适合长期从事脑力劳动者和体质虚弱者,益寿延年之品服用。脾虚多涎,口水自流,质地清稀:益智仁、白术、党参、茯苓各9克,陈皮6克。水煎服,每日1剂。肾虚遗尿、尿频:益智仁、乌各等份。研为细末,酒煎山未为糊,制丸如梧桐子大。每服9克,用淡盐汤或米饮送下,每日3次。或用盐炒益智仁、盐炒补骨脂各60克。燥热,能伤阴动火,故阴虚火旺或热证尿频、、多涎者忌用。
中益智仁脾肾虚寒,五更泄泻:益智仁、补骨脂、肉豆蔻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以温肾暖脾止泻。习惯性流产 益智仁15克,升麻、白术、艾叶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具有温肾助阳、固精缩尿之功效,适用于中老年尿频者。
【选方】
治伤寒阴盛,心腹痞满,呕吐泄利,手足厥冷,及一切冷气奔冲,心胁脐腹胀满绞痛:川乌(炮,去皮、脐)四两,益智(去皮)二两,干姜(炮)半两,青皮(去白)三两。上件为散。每服三钱,水二盏,入盐一捻,生姜五片,枣二个,擘破,同煎至八分,去滓,温服,食前。(《局方》益智散)
治腹胀忽泻,日夜不止,诸不效,此气脱也:益智子仁二两。浓煎饮之。(《世医得效方》)
治梦泄:益智仁二两(用盐二两炒,去盐),乌二两,上为末,用山一两为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临卧盐汤下,以朱砂为衣。(《世医得效方》三仙丸)
治气虚寒,小便频数,或遗尿不止,小儿尤效:乌、益智仁等分。上为末,酒煮山末为栅,丸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盐酒或米饮下。(《妇人良方》缩泉丸,即《魏氏家藏方》固真丹)
治小儿遗尿,亦治白浊:益智仁、白茯苓各等分,上为末。每服一钱,空心米汤调下。(《补要袖珍小儿方论》益智仁散)
治妇人崩中:益智子,炒研细,米饮入盐服一钱。(《经效产宝》)
治漏胎下血:益智仁半两,缩砂仁一两。为末。每服三钱,空心白汤下,日二服。(胡氏《济阴方》)
治疝痛,连小腹挛搐,叫呼不已:益智仁、干姜(炮)、甘草(炙)、茴香(炒)各三钱,乌头(炮,去皮)、生姜各半两,青皮(去白)二钱。上细切。每服四钱,水二盏,入盐少许,煎至七分,去滓,空心食前温服。(《济生方》益智仁汤)
益智
吃益智有什么好处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归脾经、肾经。
【功效与作用】温脾止泻、摄唾、暖肾、固精缩尿。属收涩下属分类的固精缩尿止带。
【临床应用】用量3~9克,煎服。用治脾寒泄泻、腹中冷痛、口多唾涎、肾虚遗尿、小便频数、白浊。益智子,炒研细,米饮入盐服1钱,治妇人崩中(《经效产宝》)。
【主要成分】含挥发油2%,成分极为复杂,有几十种之多。还含有强心的成分益智仁酮A和性成分益智仁酮B;钙拮抗剂益智醇,抗溃疡成分益智酮。主要具有强心、扩张血管、抑制回肠等作用。
益智饮食宜忌 阴虚火旺或因热而患遗滑崩带者忌服。
《本草经疏》:“凡呕吐由于热而不因于寒;气逆由于怒而不因于虚;小便余沥由于水涸精亏内热,而不由于肾气虚寒;泄泻由于湿火暴注,而不由于气虚肠滑,法并禁之。”
《本草备要》:“因热而崩、浊者禁用。”
《本经逢原》:“血燥有火、不可误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