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对第一自然段的理解,共说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洪老师讲陈式太极拳的最基本理法是练螺旋、练缠法、练缠丝劲。
在这段文字中,洪老师说:“方法是万变的,而原理是不能变的。”并引陈鑫先生的话说:“太极拳缠法也”,又说“不明此,即不明拳。”文字虽然不多,但突出强调了“缠法”是太极拳的本质,也是最基本最高层次的理法。为练陈式拳的新老朋友指明练习与深修的方向。洪均生先生在教学生练拳时常说:陈式太极拳的“着是千变万化的,而理唯一贯。”这个话和文章中的这段话的意思是完全一致的。但这个话我认为又是突出强调了“理”与“着”,即质与形的关系。理是着和方法的内在质,而千变万化的着或方法是质的外在表现。
按照这个道理,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陈式一路81式332个动作,二路64式216个动作,这些都是陈式太极拳的方法与着,而这些方法与着中,都贯串一个拳理,那就是缠法。两路拳140多式500多动(着),都是螺旋与缠法的外在的不同的表现形式。也就是说,陈式太极拳一路二路五百多个动作,都是练缠法的,而不是练别的什么方法或什么劲的。这为学习和练习太极拳指明了方向途径。这个道理是陈式太极拳的最基本最高层次的理法。要求学拳者练拳者,把这个道理变成一种理念,一种意念,牢记在心,存放在脑子里,时时用这个“意”指导练拳,研究拳法,研究具体的缠法规则。这是学练陈式太极拳者必须始终坚持不渝的方向和途径。如能这样,陈式太极拳对每一个爱好者来说,将会变成“终生不尽之艺”,那真是一层又一层,一层深一层,其乐也无穷啊!
第二个问题是讲,通过逐日逐月逐年的练习缠法,会自然的练出一种劲――缠丝劲,也称朋劲。这种劲的特质(特点)与任何形式的运动,包括各种武术门派练出的劲或力都是有根本区别的一种劲。
洪均生先生在文章中引用王宗岳拳论的话说,这种劲的特点是“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的劲。
阴、阳是我国古代提出的一种认识万事万物通用的哲学概念术语,在不同的领域范围中指称某种事物的属性、位置、强弱等两面性与不可分离性。在这里是指劲的阳性为刚,而阴性为劲的柔性。而陈式太极拳用螺旋形式、花很多年的工夫练出的劲,既非纯刚性的劲,也非纯柔性的劲,而是阴阳相济(相依相过渡)的劲,即刚柔相济的劲。这是陈式太极拳要求反复练习的劲,而不是我们通常认识的那种大力或猛劲、蛮劲。按照这个说法,不是刚柔相济的劲,就不是陈式拳所要求的劲。
陈长兴,陈式太极拳十四代传人,写有太极十论,其第十就是刚柔论,专论太极拳劲的刚性与柔性的含义与相互不可分离的关系。引文见《太极拳谱》第264页。
陈长兴《论刚柔》
夫拳术之为用,气与势而已矣!然而气有强弱,势分刚柔。气强者取乎势之刚,气弱者取乎势之柔。刚者以千钧之力而扼百钧,柔者以百钧之力而破千钧。尚力尚巧,刚柔之所以分也。(引者注:武术尚力尚巧之分)
然刚柔既分,而发用亦自有别。四肢发动,气行诸外,而内持静重,刚势也;气屯于内而外现轻和,柔势也。用刚不可无柔,无柔则环绕不速;用柔不可无刚,无刚则催逼不捷。刚柔相济,则粘、游、连、随,腾、闪、折、空,朋捋挤按,无不得其自然矣!刚柔不可偏用,用武岂可忽耶!
陈鑫在《陈式太极拳图说》(“总论发明”篇)中说“纯阴无阳是软手,纯阳无阴是硬手,一阴九阳根头棍,二阴八阳是散手,三阴七阳犹觉硬,四阴六阳显(亦作“类”)好手,惟有五阴并五阳,阴阳无偏称妙手,妙手一着一太极,空空迹化归乌有。”
我理解:是讲在应对交手过程中,由于阴阳相济,变化神妙神快,使对方找不到痕迹,找不到硬点,而难以出手应对的境界(彼刚我柔、彼柔我刚,瞬息变化)。这里两位先辈说的:只有刚柔相济的劲,才是习太极拳者追求的劲。只有劲在五阴五阳(阴阳无偏)时,才是妙手。
第三个问题:缠丝劲的保健价值和击技价值。通过天长日久的练习螺旋缠法,自然练出一种阴阳相济的缠丝劲,即具有强身健体修身养性和极巧妙的击技价值。
洪均生先生在这里说的缠丝劲的两种价值,也就是练陈式太极拳的两种理想效果。我认为,能否出现这两种效果,这对学拳练拳的众多朋友们来说,并不是都可以得到的理想效果。这就是有人可能明显得到这种结果,有人就不一定明显得到这种结果,有的甚至没有正效果而有负效果。这关键的是,要看怎样学怎样练?是否符合洪师教拳讲的科学原理和科学方法。也就是,严格按规矩学与练,长久练,才会有这种效果获得。
当然,练太极拳有多少规矩必须遵守,这是练拳的朋友必须尽早搞清楚的。然后下决心按规矩耐心地练,才有可能体验到太极拳的科学价值。
济南市有一位练形意的老拳师李静轩,到2011年已有105岁的高龄了,今年春节,在济南电视台和济南报纸都报导了他的学拳经过和已到105岁高龄的。据报导,这位李老前辈在37岁时也是多病缠身,中西医都束手无策,他当时在人民公园(现为中山公园)教形意拳的李相佐老师学习形意拳。初时他也非常悲观,担心自己学不好形意拳,可李相佐老师问李静轩先生的身体状况时说,只要能走路就能练形意拳,只要按规矩不急不燥的心平气和的练,就能把身体练好。此后数十年,李静轩老先生遵师教导,果然练好了身体,练出了健康长寿的好效果。
我曾向他的学生请教问询,练形意拳得到这样的效果,最重要的体会是什么,他回答说同陈式拳一样,意在静、松、圆。我想我们如不求速成,严格按规矩练,心平气和地练,日久天长,也一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大有益处,而对陈式太极拳技法的神奇奥妙,也自会逐渐领悟许多。
总起来我认为,这是遵循理法、规则,自觉严格反复练习,长年不懈追求的结果;是平心静气、专心致志、松中求圆的结果;是诚心专心修行的结果。否则,与缠丝劲的两种理想效果,恐是无缘相会相聚的。
前面,我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我对洪师文中第一段文字的理解。也是我从三方面介绍了陈式太极拳的最基本的本质和理法。也是回答了陈式拳是什么样的拳法。是练螺旋法的拳,是练缠丝劲的拳。
关于4、5、6段
洪师在这三段中主要是介绍陈发科师爷教拳时提出的三个阶段的要求。
一、是照着规矩把基本动作学对;二是照着规矩把套路练熟;三是从熟悉规矩,细找规矩,详明这些规矩是什么?有什么用?哪些规矩适用于眼身步手以配合朋捋挤按采列肘靠及进退顾盼定的着法变化,并加以相互试验。他说,学者不但要将拳理明了于心中,还要把拳法练到全身,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才不至枉费工夫而有所成就。
在下面又说:陈师教我们,虽说分三个阶段,却每句话总有“照着规矩”几个字,使学者重视规矩。突出强调三个“照着规矩”,说明规矩之重要。
还说,教人只能给人引路,不能代替人走路。又说艺术功夫,既要学的像,又要学的纯。只能靠自己下的工夫多少,不可能用金钱买到。学者如下的功夫和我相同,就能和我一样,下的功夫如超过我,功夫的水平也就能超过我。老师只能使学生明白,但不能使学生熟练。功夫是金钱买不到的,是不能简单的直接继承的。
归结起来这三个自然段,一是突出强调“照着规矩”学练试,二是必须多下功夫。这里必须要进一步搞清楚弄明白的是有多少规矩,我们必须“照着”“遵守”,要把这些规矩(即理法)变成意念,记在心上,存在脑子里,用以指导下功夫练拳与试验。
陈式拳理精法密。我认为,细数起来可以有许多规矩,但归结起来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整体性要求的规矩,(普遍适用的。)这类规矩是贯串在整套拳的每式每动的规律性要求;二类是每式中,对眼身步手的运行中的方向、旋转角度、何时拐弯,怎样上下左右的相互配合的具体要求。(即具体细化的、特殊性的规矩)。
这第二类规矩我们在这里不能详述。我们师兄弟之间对个别式子的具体练法,也可能有不同见解,我想这是正常的。我认为大家在具体的学拳练拳的过程中,如有分歧或不明白的地方,还是要多看书,老师在《实用拳法》一书中,每式每动都交待的非常清楚。我认为,只要认真看,仔细看,都能看明白,都可以基本做到照着规矩练对练熟。
在这里,我主要是按我的理解,根据我学拳时的回忆,整理有关整体性要求的规矩,加以例举,提请各位拳友注意。本人一管之见,难免不周全或有误,敬请纠正,欢迎讨论。
1、陈式太极拳,缠法也。不明此,即不明拳。
据此我认为,此拳式式动动都是练螺旋运动,练缠丝劲的。这是最本质最高层次的规矩。拳中不能有直线运动,不能有直劲。要时时牢记这一要求,上下周身都要练到,至于各处怎样练,还有诸多要求,还须细细的具体研究、琢磨。
2、在精神上、心理上,要有求静敬(平静、敬恭)、求松、求圆的意念,指导身体各部位及各部位配合的运行。
老师常说打拳要心平气和,要武功文相,要身作而心维。这里关键在心,只有心静敬才能气和,气血流通运行平顺,精神系统才能不急不躁,免生横气逆气,才能躁释矜平。才能放松,才能由松求圆,而得到绵绵螺旋运行之效。
松是功夫,是多年下意识练出来的。我认为,松,首先是心要松,然后周身的肌肉、筋络、关节才能松。只有放松,才能转圆、转出螺旋,才能由外至里内脏、舒通气血。
我还有一个认识:就是周身有许多“关节”,平时日常生活、劳动、运动,大多偏重纵向运动曲伸,而陈式拳的运动要格外注重关节的横向运动,如脊骨各节、肩、肘、腕、胯、膝、踝(脚腕)关节等,都要下意识的放松。只有这些关节放松,自转幅度才能逐渐增加,才能在整体运动中表现出螺旋形运动。各关节点在运动中都得保持一定曲度(大小可以自己琢磨,但一定要有,否则伸的过直就不能转了,就成了一根根头棍了)。可是,心不静自己就感觉不到松与不松,感觉不到圆与不圆。所以练陈式拳,心静是很重要的关键。
3、虚领顶劲,气沉丹田
我认为,这是身法结构在运行中最基本的理法规矩。此语原出于王论,“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是讲上中下三盘的关系。
我认为,“虚领顶劲,气沉丹田”是练拳过程中对身形、身法的重要规矩要求,是学拳必须注意求明白,练拳时又必须遵守下功夫的规矩。否则周身难有螺旋。
虚领顶劲:顶劲在何处?在头顶百会穴。陈鑫是这样解释的:“顶劲中气,是股正气,心中意思领起即行到头顶上,中气自然领起来,非有物提之,是意思如此。”还说,“顶劲领起来,顶劲何在,在百会穴,其意些须领住就算(领是领其全体精神,令其不偏不倚),不可太过,过则下棚上悬,立不稳当”,此是一身关键。
洪师在《实用拳法》374页解释说,从陈鑫先生的解说明白了十三势行功总歌“满身轻利顶头悬”的悬字含义,又从而体会出顶劲上领,身部才能轻利。
从文字上看,百会穴有上顶之劲,但前又加“虚领”,可见不是“真顶”,而虚领之劲。洪师讲陈公教拳时解释说“犹如百会穴上有一绳轻轻悬起”之意。
我认为,要做到虚领顶劲,一要在百会穴有上领之意,不可过,过则不稳,二要竖项,不可,三要下颏微收,二目向前平视。其功效使精神专注,周身不偏不倚而运行轻利。
气沉丹田:脐下一寸半处为气海穴,道家术语称为丹田。陈鑫先生在《图说》中称此处为“全体之气归宿处,如兵马屯处”。怎样做到“气沉丹田”?并非憋气猛鼓小腹。洪师讲陈式拳主张通过练拳时要后臀骨向后下坐,重心降低,尾骨端的长强穴要微向后翻,使小腹下沿微向内斜收,此时的身型结构会使胸腹的气自然沉到小腹。同时,大腿外撑内合(即两腿逆缠,大拇趾用力踏地)可使大腿根里侧的大筋放松,裆部在练习中可逐渐开圆,则使身体左右旋转的角度可逐渐增大,并增强重心的沉稳度和步法变化中的灵敏度。
我在这里把“虚领顶劲、气沉丹田”提出来做为拳法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规矩,是因为作到这相互紧密联系的两点,上领下沉,对周身缠法、螺旋劲练习起到具有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在拳法练习中,根据明三节的理论,人体结构可分为上中下三盘。
上盘:项上人头,或大椎、喉头以上。上盘要注意三点:百会向上虚领;下颏微收;眼专注前手,固定目标方向顾盼,不可随身任意转动。
中盘:即身体的躯位,背从大椎以下到尾骨末端,前面胸腹从咽喉以下到裆中会,这是练拳中常称的中盘。而中盘又可分为三节:;腹部;小腹。
小腹可理解为:后自腰(两肾之间)与前自肚脐,均向下至会,而会阴两边为裆。小腹前有气海,为身体之重心,又是兵马屯处;后为腰,腰为上之关键,是上下之枢纽。拳谱有“腰为车轴,四肢为轮”, “凡有不得机得势之处,务于腰腿间求之”, “刻刻留意在腰间”,“上边紧,下边解”之说。
在中盘下节部与下盘胯相联结,腰的转动,向上影响脊背的左右旋转,向下又直接涉及裆、膝、两股的开合,与顺逆转动和虚实阴阳的变化调整,以达到运动中的基础稳固而灵活,所以要练至“浑身俱是缠劲”,“周身上下都是拳,碰到何处何处击。”就必须在练拳过程中,始终特别注意“顶劲虚领”、“气沉丹田“,注意“脊背是身体左右之关键,腰是上之关键”,“尾骨长强穴是周身运动保持重心随遇平衡的舵(洪师语)”。
上领上盘相对固定,中盘又有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以脊骨为中轴左右转动,至胯根亦形成两腿的里缠、外缠变化,至脚下的阴阳虚实变化。所以,这就起到练周身上下的螺旋的作用。
而在周身的螺旋转动过程中,由于骨胳联筋络、联肌肉,肌肉中又有经络,又联内脏的包膜等,所以在有序而缓缓运动中,必然对经络、穴位、内脏起到缓缓揉动的作用,从而有利于身体保健。当然,这是我猜想的。
所以,我把上领下沉看作是练习周身缠劲的整体性规矩。即在练拳时,不论何式,不论是何种步法,都必须从意念上注意作到虚领顶劲,气沉丹田。
根据我练拳多年的体会与对许多后学拳者的观察,感觉到上领下沉,必须重心气下沉,后臀骨后坐,这样练起来,需要下盘很大的支撑力,很累,所以往往不愿下蹲,不愿练低架,小腹不后收,尾骨长强穴不后翻,固然,这样作是轻快许多,但躯干、腰裆膝的整体缠劲是难以练出来的。裆也难以开圆,胯也难以转动灵活。
4、手法缠法的规矩:在《实用拳法》P3-6、P352书中,洪师将手部的缠法讲的非常详细清楚。我无必要一一再述。我只就后学者练拳时经常出现的情况,说三点建议请各位参考。
以右手为例,正旋时:下半圈运行,一定要转肩肘腕,腕收至心口前,要手心斜对左肩,手指斜指右前方;上半圈运行,逆缠时一定要腕领肘、肘领肩,走到右前方45度高齐眼时,一定要手心向右前下方,而手指扬指指向左前方向,通常称为坐腕扬指。
反旋时:上半圈收手时,一定要外缠转肩,肘收到右乳下,手心斜指左肩,手指向右前方随肩转动,肘从乳下转到右肋旁,掌收至口前,手心对左肩,手指指向右前方后向下至心口变逆缠,以腕领肘,以肘领肩,沿胯向前向上逆缠开至高齐眼,此时手心向右前下,手指指向左前上方。
二、是在正旋反旋过程中,拇指小指的旋转。正旋时,拇指要捻,小指要里裹;反旋时,拇指要里裹,小指要外上翻。特别逆缠开时,往往先起肘,就是因为小指不翻的原因。
三、是不论作正旋反旋都要注意松肩沉肘、坐腕扬指,在顺逆互变时要注意时机,此处是转关,最为紧要。
以上三点必须注意做到,手臂上才能练出缠法缠劲,肩才能练到松开,而且要多下功夫,不要用力,要多多用意(如小指翻时)。
5、步法:我根据个人的体会认为,最重要的规矩,是在马、弓、盘、虚等步形的变化中要保持相同的高度,一直在保持气沉丹田、重心高度不提高的前提下,变换步型,否则,虽然减轻了腿上的负担,但很难练出裆劲,而且在应对击技时,手上的缠劲会立即变松失效。
上述五方面的规矩,是根据我自己在练拳中的体会提出的普遍性的规矩,即在每式每动中都要注意遵循的规矩,一是可能不全面,二是体会的也不一定准确。不当之处,请教指正。
第七自然段(含三点体会)
洪师对自己学拳、练拳、教拳(从1930到1982年)写此稿时计五十余年的历程简要总结概括说:“才能对陈式拳略能领悟。”
洪师在文中说自己从1930年起从陈发科师爷学拳,1944年迁至济南,1956年赴北京再求师教,从3月到6月,发科公每天将拳中动作逐一讲解,互相试验。不但讲了用法,而且又讲了解法。洪师说到这时“才能对陈式拳略能领悟”。这时洪师已学拳练拳27年了,经陈师爷反复讲解,才能对陈式拳“略能领悟”。
由此,我们学习陈式拳,热爱陈式太极拳的新老朋友们应该想到,照着规矩学对,照着规矩练熟,照着规矩试验,详明规矩,是多么不容易,也足见陈式太极拳深奥、难学难练很吃功夫,绝非一般人用一般的努力就可以学会练好陈式太极拳的。习练者无论多么聪明,也不应把学练陈式太极拳看简单了。洪师常说“陈式太极拳理精法密,差之毫厘,便谬之千里,粗枝大叶不行。”陈鑫先生也在《图说》中多次说“此是终生不尽之艺”。学者必须遵照规矩,学练,不可急躁,循序渐进,按天道酬勤的道理,多下功夫,方可有望获成。
洪师又在下文中根据自己学拳、教拳、研究拳五十余年的体会经验,总结出三点体会,告诫后学者注意。
第一点体会
洪师是这样讲的:“陈式太极拳的理、法都是对立统一的。有形的方面是:动静、开合、大小、进退等,劲力方面是虚实、刚柔、化打等。凡此种种,当静止时是对立统一的,在运动时则是既对立又统一的。”洪师并以第一金刚捣碓中各动的形与劲的运动过程作了分析。请各位细读细品其理法含义。
在这里我再作些补充说明。
我认为,陈式太极拳套路的基本理法与各式各动中运动的形与劲,都是符合阴阳相反相成的学说,也即运动中的对立统一原则。
陈鑫先生说:“打拳心是主,脊骨是左右身之关键。腰是上下之关键。腰以上气往上行,腰以下气往下行,似上下两夺之势,其实一气贯通,并行不悖。”(见《图说》P171)这是任何着法都离不开的。这里讲的是左与右、上与下、前与后的对立统一。前面说的“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就是最具典型的对立统一。
同一动作中,在三维空间里,上下左右前后向相反方向的对拉是保持平衡的需要,合乎力学规律。(或者说,把身体看作是:以重心为圆心的球体,或以脊柱为轴的圆柱体,在各个方向上全是对立的,这种对立又在同一动作中体现,因而是对立统一的,拳法中身手运动的配合,犹如圆球滚动,或立置的圆筒转着移位。)
我们可以用几个拳式加以分析验证。
1、如六封四闭,第五动的按法,是由捋法变为按法。在按法的过程中是后臀向后坐下沉转,两手在前在上、自左向右按转发劲,而后臀骨及尾骨长强穴却向下左扭转。这就形成运动中的“上发下塌”、“前发后塌”、左右对拉的形与劲对立统一结构关系。
2、如单鞭
此式以左手为主,式子完成时,左手完全展开,眼向左前。末两动作(4、5动):身左转,左臂向左转,发靠、肘、挤劲为主,右手向右展为左手称劲为宾;左腿弓,右腿蹬,但右大腿根不可绷紧;顶劲上领,裆劲下沉,且右膝盖要下降与左手发劲相对相称。身右转,松合全身,身往下沉,顶劲领起,手劲往前外放。肩要松肘要沉,形开而劲合,全是矛盾的统一。
3、如掩手肱捶,这是一个围躯干手腿交叉的式子。
身右转,右引左发,右腿屈左腿展;身左转,左引右打,左腿弓右腿蹬。式子完成时,手足前后左右交叉。
从手足的位置看,左手后右手前,左足前右足后,各占四个斜角。同侧的配合是左足在前,左手向后;右手向前,右足在后。细分析形与劲都是相对而又统一的。
从两手的配合来说,右手向前击发,左手向里引进,肘则向后沉转。右拳、左手、左肘要在一条线上,所谓“拳打一条线”,右拳与左肘,方向一前一后,劲是相反的,即前发后塌,但效果是一致的,前后都是相称的。应对前方的对手,前发后塌,等于两者劲的叠加,有“前手打人,后手使劲”的说法;应对后方的对手,则是左肘后下击,而具有背折肘的作用,前拳就起称合的作用。合起来看,前拳后肘都是从躯干向外发的,均能起到向外击打的作用。而作此式时,又必须上顶要领起,臀骨要后坐,气要下沉。
身向左转,右肩略向前下,左肩略向后上,身略倾侧,形成立体螺旋。旋转的迅速稳定,又离不开顶劲的上领、裆劲的下塌,两腿顺逆互换与足阳虚实调整。洪公《三字经》“欲使巧,仗足力,足无力,巧难施。灵而沉,劲才巧”。发劲效果完全取决身体上下、左右、前后的既对立又协调统一的关系。
总起来,细加分析每式每动,无论在形、在劲的方面都是对立统一的。整个套路就是以形与劲的对立统一原则编织起来的螺旋运动体系。如果把这个问题能逐一搞清楚,又练熟了,我认为就是由着熟阶段而开始进入懂劲阶段了。再经过反复试验练习,就从知己(懂自己的劲)而进入知彼(懂对手的劲)的完全懂劲阶段。经不停顿的用功练习,就会较自然产生“因敌变化示神奇”的“急应缓随”的变化。当然,这需要下功夫,而且要长久功夫!
第二点:老师在这里已经说得很明白了。
文中说“缠法是陈式太极拳的主要规律,必须在每个动作中严格掌握。学得要细致,一丝不苟,而用时要活,角度的加减与速度的配合要因敌变化,毫厘不差。”所以,陈鑫先生说:“守规矩而不泥于规矩”。这必须是熟悉规矩,遵守规矩,多练多试多想,才能做到“不泥于规矩”,全在学者自悟而得。我很欠缺试验与实践,说不出多少经验体会来。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定架子高低大小与遍数多少,一定顺其自然,切不可勉强为之。
第三点体会:洪师在这里突出强调了两点(也可以理解为一点):遵照规矩,顺其自然,从实际出发,因人而异。
首先强调了要照着规矩练对到练到纯熟。这里显然强调的照着规矩。继而又突出强调在练习中的架子高低、遍数多少与运动量大小,总以自然为主,不可勉强支撑,要以年龄大小、体质强弱而定。
我在三十五六岁时,老师多次讲,他练拳时陈师爷是怎样要求,而且多次强调要“乘热打铁”,就是说在三五年内把拳照着规矩学对之后,就要乘热打铁,练低架练大架,练时要一气够五趟,每日要练20-30趟。老师说他这样的功夫不到一年(一说十个月,一说八个月,我记得老师说我是八个月的功夫),我受这些话的鼓舞,也很想下功夫练练。
我初始阶段,老师向我强调是在练对基础上,要练低架,要多练遍数。我试验练过几个月,但我的体质偏弱,支撑不了。十多个式子,两腿就难以支撑,而且气往上涌,沉不下去。
在1973的夏天,早晨晚上都到大明湖去,照老师说的去练低架,但是由于先天较弱,我按老师要求的练低架大架,不到二十个式子,就站不起来,难以继续,就必须散步休息。这样坚持经过一个夏天秋天努力,虽然有进步,但终归是体力支撑不了,架子一大两腿难以控制,就造成气往上拔,拳练的很不自然。再说我也明白了这个太极拳真的练出功夫,体力上的消费是很大的,不是所有人都能练到老师那样的功夫。
我从中体会到,陈式太极拳是传统武术中的上品,对学拳者体质素质也是要求很高的,绝非一般人用一般的努力,就可以学好,走进太极之门的。我们师兄弟下功夫者不少,成者也有之,但距洪师要求还是相差甚远。
到五十岁以后(约在90年前),老师又告诫说,年龄大了(到60岁后)就不要练低架子,趟数也要减少。但当时并未注意这些话的重要含义。
六十岁退休后,有时间了,就想多练。当时坚持架子放的较低,一上午练五六趟,但半月就疲劳积累,心律失常。吃、,休息半月后,才逐渐恢复正常,而且从那以后,右腿便出了毛病,稍有过量,右膝盖便痛得厉害。虽然老师早已说过但当时并不在意,到这时记起老师说过的话,是老师用自己的切身体验告诫我们,待到我们感到切肤之痛时,就有些晚了!
现在,我练拳已很慢很轻,常常不练完一趟就休息,就散步,这也是老师早已说过的方法。
洪均生先生是当代公认的太极拳,是一代宗师。洪师自1930年从陈公学习太极拳,至年辞世,六十余年中学拳、教拳、研究拳,经验丰富、体会深刻,集毕生智慧写有八十余万字的理论著述,把陈式太极拳从武术境界推高到艺术境界。我认为,洪师所传陈式太极拳是武术艺术,绝非一般意义上的武术可比。洪师的著述精细深厚,常读常新。82年的这篇特约稿虽仅3300余字,但内容涵盖广泛深刻,可谓太极拳论文之精品,望各位喜欢、深爱陈式太极拳的朋友们仔细读,慢品其深刻寓意,定会从中受益。
―― 文转《陈式太拳极洪均生拳坛》
附:作者简介
张光宗先生1938年生于山东省宁津县,后移居济南。15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工作于山东省建筑工程学院社科部(后改为法政系),曾任教研系主任、系部主任职。1998年退休。
张光宗先生195年曾拜山东武术名家陆家骖老先生习练少林拳,至10年因陆老先生辞世而中断。
17年有缘得识洪均生先生,拜在门下学陈式太极拳。时逢期间,学校停课,张光宗先生基本赋闲在家,十年中,恰有更多机会跟随洪均生公习拳,可谓如影随日,常侍左右。在趵突泉公园、西门桥两侧、大明湖公园稼轩祠、汇泉堂等场地学练洪公所传拳法,得见洪公演试,聆听洪公讲解,深得要旨。洪公因其文化底蕴深厚,某些理论性拳理拳法,常与其探讨,择善而从之。张光宗先生自是受益匪浅,是洪师中文武兼修佼佼者。
现仍然活跃在建筑工程学院、千佛山等地,为弘扬洪式太极拳积极做贡献。他是洪式太极拳在济南地区主要传承人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