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生活 > 生活常识 > 

骨折后注意事项

作者:佚名     时间:2017-03-14     浏览:545    

文章目录

一、骨折后注意事项有哪些
二、骨折愈合的三个阶段是怎样的
三、骨折后恢复锻炼应该注意什么


骨折后注意事项有哪些


1、骨折后应该冷敷还是热敷


骨折之后早期是不能热敷的,特别是前24小时到48小时,需要一个抬高、冷敷,减轻局部创伤的反应。这段时间如果加热的话,可能这个创伤反应会更重,会使损伤越来越严重。早期冷敷之后,过了急性期,慢慢康复消肿的过程中可以再进行热敷。



2、骨折后应该怎样包扎


2.1、绷带蛇形法


多用在夹板的固定上。方法是:先将绷带环形法缠绕数因固定,然后按绷带的宽度作间隔的斜着上缠或下缠成。即成。


2.2、绷带螺旋法


多用在粗细差不多的地方。方法是:先按环形法缠绕数圈固定,然后上缠每圈盖住前圈的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成螺旋形。


2.3、三角巾包扎法



2.4、石膏固定法


先将肢体置于功能位,用器械固定或专人扶持,并保持该位置直至石膏包扎完毕、硬化定型为止。扶持石膏时应用手掌,禁用手指。缠绕石膏时要按一定方向沿肢体表面滚动,切忌用力抽拉绷带,并随时用手抹平,使各层相互粘合。


在关节部位应用石膏条加厚加固,搬动时要防止石膏折断,过床后要用枕头或沙袋垫平。


3、骨折后饮食应该注意什么



骨折病人除了在最初一些日子里可能伴有轻微的全身症状外,其余时间里大多没有全身症状,所以和一般健康人的日常饮食相仿,选用多品种、富有各种营养的饮食就可以了。要注意使食物易于消化和吸收,慎用对呼吸道和消化道有不良的辛辣品(辣椒、生葱、芥末、胡椒)等。在全身症状明显的时候,应给予介于正常饮食和半流质饮食之间所谓软饭菜,供给的食物必须少含渣滓,便于咀嚼和消化,烹调时须切碎煮软,不宜油煎、油炸。


以上是骨折病人的一般饮食原则。为了更快更好地促进骨折愈合,骨折病人还应根据骨折愈合的早、中、晚三个阶段,根据病情的发展,配以不同的食物,以促进血肿吸收或骨痂生成。


骨折愈合的三个阶段是怎样的


1、血肿机化演进期:骨折部位形成的血肿随着纤维蛋白渗出,毛细血管增生,成纤维细胞、吞噬细胞侵入而被逐步清除机化,形成肉芽组织,进而演变成纤维结缔组织,使骨折两断端联在一起,这就是纤维连接,大约在骨折后两周完成。


2、原始骨痂形成期:骨折断端的骨内膜和骨外膜通过膜内化骨形成内骨痂和外骨痂,骨折断端之间以及骨髓腔内的纤维组织通过软骨内化骨形成环状骨痂和髓腔内骨痂,这些原始骨痂不断钙化加强,这个过程约需要4~8周。X线上可见骨折处四周有梭形骨痂阴影,此时骨折线仍可见。(膜内化骨速度快,骨性骨痂主要经骨外膜的膜内化骨形成)骨外膜在骨痂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3、骨痂改造塑型期:原始骨痂中新生骨小梁逐渐增加、排列逐渐规则致密,坏死骨组织被清除、替代,骨折部位形成骨性连接,一般8~12周左右。最终骨折的痕迹可以从组织血和放射学上完全消失。

骨折后恢复锻炼应该注意什么


功能锻炼不能操之过急,应分期进行。


1、骨折早期:伤后1~2周内,患肢局部肿胀、疼痛、且容易再发生移位,此期功能锻炼的主要形式是使患肢肌肉做舒缩活动。例如前臂骨折时,可做轻微的握拳及手指伸屈活动,上臂仅做肌肉舒缩活动,而腕、肘关节不活动。原则上,骨折部上、下关节暂不活动,而身体其他各部关节均应进行功能锻炼。此期锻炼的目的,在于促进患肢血液循环,有利于消肿,防止肌肉萎缩,避免关节僵硬。


2、骨折中期:两周以后患肢肿胀消退,局部疼痛逐渐消失,骨折端已纤维连接,并正在逐渐形成骨痂,骨折部日趋稳定。除继续进行患肢肌肉的舒缩活动外,并在健肢或医护人员的帮助下逐步活动上、下关节,动作应缓慢,活动范围应由小到大,接近临床愈合时应增加活动次数,加大运动幅度和力量。


3、骨折后期:骨折临床愈合后,功能锻炼的主要形成是加强患肢关节的主动活动锻炼,使各关节能迅速恢复正常活动范围。



 
喜 欢

225

 
上一个:拔牙后注意事项
下一个:激光祛斑注意事项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