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病症 > 病患常识 > 

小儿高热怎么办

作者:佚名     时间:2017-01-18     浏览:325    

文章目录

一、小儿高热怎么办
二、小儿高热怎么回事
三、小儿高热的治疗有何注意事项


小儿高热怎么办


1、小儿高热怎么办


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容易发高烧或者出现服退烧后体温又迅速回升的现象。为此,家长应该有基本的认识。家长除按医嘱治疗并护理病儿外,还应学习和掌握一些必要的辨别疾病的知识。


注意孩子的精神状态。如果孩子发热虽高,但精神尚好,服退热后仍能笑能玩,与平时差不多,说明孩子病情不重,可以放心在家中调养。若孩子精神萎靡、倦怠、表情淡漠,则提示病重,应赶快去医院。


观察孩子面色。如果孩子面色如常或者潮红,可以安心在家中护理;若面色暗淡、发黄、发青、发紫,眼神发呆,则说明病情严重,应送医院。


观察孩子有无剧烈、喷射性呕吐,如有说明颅脑病变,应去医院。


查看皮肤有无出疹,若有则提示传染病或物过敏;查看皮肤是否发紫、变凉,若存在则提示循环衰竭。这两种情况均需再去医院。


观察孩子有无腹痛和脓血便,不让按揉的腹痛提示急腹症,脓血便提示痢疾等,也必须上医院。


2、怎么紧急处理小儿高热


出现高热应予紧急处理,采用冷敷和拭浴的方法,使患儿尽快降温。可用冷湿毛巾敷额,好可用不漏水的塑料袋盛冰块外裹干毛巾敷头、颈;若加敷腋窝和腹股沟则效果更好。可将75%酒精兑水一倍稀释,用小毛巾蘸湿擦抹头、颈、腋窝、胸背和四肢。若小儿四肢冷或擦抹后皮肤起“鸡皮”,应改用稍低于皮肤温度的温水擦抹四肢直至回红转暖。在作物理处理的同时还要服退热,有高热抽筋病史的同时加服镇静。遇高热最好不要不管一切抱着孩子往医院跑,尤其家离医院远而交通又不方便的,否则病孩很容易在途中或在繁忙的急诊室候诊中,体温继续升高而发生意外,应先在家中作上述紧急处理。


3、小儿高热如何物理降温


喝温开水,这是最有效的物理方法。喝水补充体液,促进排汗。冲一杯感冒冲剂也会有所帮助。温水擦拭,身体轻微发烧。用毛巾在温水中浸泡拧干,擦拭身体,额头等部位。因为水分蒸发有个吸热过程,所以有降温效果。用酒精擦拭额头,手心以及脚掌心,利用挥发挥发散热,以降低体温。冷敷头部,可以让人感觉更清醒一点,缓解不适。如果发烧较为严重,或者身体十分不适必须前往医院。


小儿高热怎么回事


高热惊厥是(一过性)症状发作时几秒至几分钟,医院检查CT,脑电图等一般是检查不出病因的,如果经常发作高热惊厥会随着发烧体温的降低产生惊厥变成无热惊厥频繁发作,就有可能产生智力障碍或者转变成癫痫病。这样情况脑电图才能会检查出异常,比如:先前是发烧40度产生惊厥,发作次数多了(个别患儿发作惊厥次数可达10次以上),就会随着发烧体温的降低产生惊厥,最终会变成无热惊厥发作频繁的这样一个过程。高热惊厥大多都属内火旺盛(指上,中,下焦之火),小儿经常先兆表现:口渴,口臭,口疮,咽炎,扁桃体炎,烦躁,易怒,面红目赤,食欲不振,爱哭闹,大便干燥或者便秘,小便黄赤,舌苔黄厚腻等一系列上火现象的前兆,或者某单一现象常有表现。一旦遇到外感发热体温升的迅速,导致更加上火而转变成内痰,所谓“痰涎壅盛”,极易致使再次发作惊厥症状。


小儿高热的治疗有何注意事项


1、不要急于退热


不急于给小儿退热有几方面的原因:体温37.5-38℃为低热,38-39℃为中热,39℃以上为高热。发热是身体对病毒或细菌入侵所产生的一种反应。这种反应有利于歼灭入侵的病毒和细菌。不到高热不用。体温达到39度以上就必须用,而且刻不容缓。高热持续过久,可使身体的许多重要功能失调;由于氧气和营养素消耗大而加重心脏血管的负担;大脑兴奋过度而导致高热惊厥或过度抑制而引起昏睡;消化功能紊乱;抵抗力减弱,合并肺炎等。退热副作用大,非万不得已不用。


2、合理用


小儿感冒不要随便使用抗菌素,应选用一些抗病毒物,因感冒是由病毒所引起。

 
喜 欢

117

 
上一个:白蛋白偏低的原因
下一个:小儿败血症的症状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